药最网
首页

【大暑养生】消暑化湿须加强


大暑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三伏天的中伏就在大暑时期,谚语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全国各地最高温均出现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甚至会出现40℃以上的高温。

大暑又是雨水丰沛的时期,雨水往往以雷阵雨的形势,呈现“夏雨隔牛背”的现象,正如刘禹锡竹枝词中描述的“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睛还有睛”。而在华南华东,又是台风最频繁的季节。

充沛的雨水又给人体带来了更多的湿气。因此大暑期间养生应在夏至、小暑消暑解热、养心养脾的基础上,再加大去湿利水的力度。



另外,虽然大暑时期炎热天气达到最高峰,但随之就是立秋节气,凉爽的秋季即将来临。在这转折阶段,应该趁大暑阳气最盛之际,调理秋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即所谓“冬病夏治”。

根据以上大暑养生原则,小编给你推荐六个招:

1、利用芳香类药物消暑化湿

大暑期间持续闷热,湿气聚集使人体易出现头晕、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等症状。对此,除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暴晒,注意室内降温,保证充足的睡眠外。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冬瓜、薏米、茯苓、山药等去湿的食物,帮助人体抵御暑湿的侵袭,最好的方法是以这些食材熬粥或煮汤。

如果已经出现头晕症状,可用芳香型药物来缓解。比如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等,用来煮汤或熬粥。不过要注意藿香和薄荷均不宜久煎,否则芳香之气会消失,因此最好在粥、汤煲好前的几分钟才放入。



2、趁暑解冬病

通常情况下,那些冬天容易患的疾病也就是阳虚症的疾病是可以冬病夏治的。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等阳虚症疾病,有上述慢性病的人可以利用好大暑这个时节治病。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例,可内服温肾壮阳的金匮肾气丸、左归丸等,每日二次,每次一丸,连服一个月。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一些体质热的慢性病人就不适合用这种方式来治疗了。



3、多饮暖水益消暑

夏季养生,补充水份也十分重要。水约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是维持生命运转的重要条件。

需要提醒的是,喝水也得会喝。有的人总要等到很渴了才想到喝水,一喝就咕嘟咕嘟一大碗,殊不知这样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快速下降,甚至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所以,不应等渴了才喝水,而是要经常喝,但每次都量不大。

传统消暑的养生方法十分推崇饮用白开水,不推荐含糖饮料。另外,喝水以温热水为宜,不主张喝冷饮,特别是体质较虚的老人。也可以通过瓜、果类补充水分。



4、药食同粥补气清暑

大暑时期最好用粥来滋补身体。粥能补益阴液,生发 胃津,健脾胃,补虚损,最宜养人。粥是在相对温度较低、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熬出来的,养分流失最少,矿物质溶于汤中,更具营养价值。

“大暑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这些食材都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有助安度盛夏。

老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可以在粥中加一些淮山、茯苓等药材,增强祛湿效果。



5、平衡心态,莫动“肝火”

高温酷热使人易动“肝火”,经常会出现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问题。这种情绪对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情绪障碍时还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还会引发猝死。所以一定要尽量调节好心态,避免生气、着急等极端情绪,做到“心静自然凉”。



6、健身最宜散步

大暑时节天气闷热、潮湿,很容易中暑。因此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 “桑拿天”,尽量少出门、少活动,即使出门也不能长时间暴露在露天环境中。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散步是最适宜的形式,而且应尽量在早晚温度稍低时进行。中老年人,特别是有慢性病史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更大,更要避免体力消耗大的运动项目。

祝大家过一个清爽、健康的大暑天。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