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小孩患肠癌,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连云港一家医院遇到的真实病例,这也是港城目前为止年龄最小的肠癌患者。不光如此,港城二十来岁的肠癌患者却是年年都有。肠癌发病年轻化,这到底是为什么?
港城一名年仅10岁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因腹痛难忍被妈妈带到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经检查后发现,小孩患的竟是肠癌!
接诊医生坦言,年仅10岁患肠癌,还是非常少见的,除了与先天性的遗传因素或者基因调控有关外,也与家长纵容孩子常吃垃圾食品有很大关系。
薯片、鸡爪、碳酸饮料等食品,都含有添加剂;而一些西式快餐,热量高又缺乏纤维素;孩子肥胖加上运动较少,这些都增加了肠癌的发病危险。
如果孩子出现长期贫血、便秘、腹泻等肠癌的危险信号时,特别是出现便血、腹痛难忍情况时,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专科就诊,以排除异常情况。
薯片、鸡爪、碳酸饮料等食品,都含有添加剂,添加剂长期积累在体内,必然会形成不可小觑的“毒源”,而一些西式快餐,热量高又缺乏纤维素,这都增加了肠癌的发病危险。
偏爱麻、辣、酸、咸、煎、炸、熏、烤八大重口味,重口味刺激加重了胃肠道的负担。
脂肪本身并不致癌,但过量脂肪进入人体后,会刺激胆囊分泌胆酸并使胆固醇增多,在肠内厌氧菌作用下,胆酸、胆固醇将变为具有致癌性的非饱和多环烃类物质,其长时间作用于大肠黏膜则易致癌。
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对13.5万人进行研究,发现在可能引发癌症的因素中,年龄、饮食、吸烟和运动四个方面的因素比重分别占到20%~40%。可见,癌症与饮食息息相关,尤其以下7样零食,以后要注意少给孩子吃:
有人说糖会“滋养”癌细胞,虽然这一说法并不准确,但高糖饮食确实与癌症有关。瑞典科学家曾对8万人进行了长达9年的跟踪调查,发现过多摄入糖、甜饮料、果酱等食物会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吃糖会导致胰岛素大量分泌,使胰岛功能受损,成为诱发胰腺癌的潜在因素之一。
如果你认真去看说明,就知道火腿肠的危害有多大了。为了让火腿肠不变质,商家往里面添加了大量的亚硝酸钠和山梨酸钾,这些都是强致癌物。
一包方便面最多可有25种食品添加剂,常见的有谷氨酸钠、焦糖色、柠檬酸、特丁基对苯二酚等。儿童长期食用含柠檬酸的产品,可能导致低钙血症。另外,高油、高盐的调料包,再加上油炸的面饼,会带来膳食高盐、高油脂以及营养物质不均衡的问题。
首先,辣条的生产加工环境恶劣,没有严格消毒。其次,辣条里含有很多的添加剂和防腐剂,这些都是容易引发癌症。
首先,薯片没有任何营养价值,曾有执法部门检测出薯片中铝超标问题。如长期食用铝含量过高的膨化食品,会引起神经系统病变,表现为记忆减退,视觉与运动协调失灵,严重者可能痴呆。
马铃薯制品(包括薯片薯条)等食物丙烯酰胺含量最高,这种物质在动物实验中,证实可致癌,增加令动物长肿瘤的机会。
不少人以为,果冻是水果制品,富含各种维生素,小孩多吃应有好处,这完全是误解。其实果冻并非水果制品,除了明胶外,其主要成分是藻酸钠、琼脂和香精、色素等,用增稠剂加入各种人工合成香精、着色剂、甜味剂、酸味剂配制而成,儿童的消化系统并不完善,添加剂的使用更应谨慎。。
口香糖中含有阿斯巴甜、二丁基羟基甲苯、钙酪蛋白胨钙磷酸盐、胶基和二氧化钛这五种致癌物质,如果长期过量摄入可能诱发癌症。
有三个防癌要点,每个惜命之人都应该牢记于心,告诉父母管好家人的饮食!
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3位,女性第2位;而在中国,肠癌的发病率以每年3.33%的速度增长,死亡率以3.05%增长。
很多人认为国外大肠癌治疗水平比中国先进很多,其实这是个误区。国外大肠癌病人手术生存率高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他们发现得早,比较重视肠癌筛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疗效自然好。在美国,1期大肠癌5年生存率可达90.1%,II期和III期下降为69.2%,IV期只有11.7%。
浏阳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胡伟文介绍,做好大肠癌的早期筛查,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防癌手段。
肠癌早期几乎没有症状,有的可能只是腹部不适或者腹胀,这使得很多人并不在意,还有的患者因为出现便血症状而误以为是痔疮,结果耽误了治疗。建议大家应重视肠癌的筛查,健康人群40岁以上应每年做个检查。
肠道不仅仅负责消化,肠道是除了大脑以外,最敏感细腻的人体器官,堪称第二大脑,所以预防肠癌的发生,维护肠道健康尤其重要。
浏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胡剑锋介绍,有些日常小习惯是伤害我们肠胃最大的祸首。比如刺激性饮食、热辣煎炸、夏天猛喝冰镇饮料,伤害正常肠子粘膜,有些高油高脂食物还会导致一些物质的异常沉积,增加肠道菌群移位、肥胖以及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滥用抗生素、节食减肥、乱补保健品也是伤害肠胃的高危因素。
一个成年人肠道内的细菌数量超过1000万亿个,大约30多种优势细菌,占人体肠道细菌总量的9成以上。肠道内的细菌,也就是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就像人的另一个器官,在食物分解、营养吸收、免疫反应、新陈代谢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肠道菌之间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形成了一种动态平衡。一旦平衡被破坏,引起肠道菌群和功能失调,就会引起各种疾病。
比如常见的激惹反应。激惹是吃了冷的、冻的或者奶制品、豆制品等高蛋白的食物后引起腹胀。这种激惹不是过敏,在肠道菌群发生变化才会出现。稍加注意,改变这些生活习惯,肠道菌群可以建立新的平衡,屏障修复了,功能也就回来了。
维持肠道菌群处于正常的平衡状态,是保证机体健康的重要一环。
保护肠道健康首先从保护肠道菌群开始,建议补充益生菌。乳制品中常常加入的益生菌,多数可以在肠道内定植,也就是说,在胃酸的作用下,它们可以大部分保留,并且发挥保健作用,改善消化不良、调节免疫等。
但要注意:不能空腹饮用酸奶等乳制品,因为空腹时胃酸高,像双歧杆菌这类益生菌反而会被胃酸“杀死”。饭后一两个小时后再喝酸奶,这时胃酸量较小,确保有效菌吸收。
日常生活中,爸妈们一定要控制好孩子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油腻食物,不要随便吃小食品,一旦孩子出现不舒服,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