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今日立秋】二十四节气——立秋养生

点击“蓝色字'关注我哦! 传播中医药文化、展示中医人精彩、定期推送医院资讯、重点学科专家坐诊等。——中医人的自媒体

立秋,是24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太阳运行至黄经135度时气为立秋。立秋节气,一般是从每年的8月7日前后开始,到8月22前后结束。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

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

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

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

且防收敛之太过

《黄帝内经》指出,秋天养生的领是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中医理论认为,秋内应于,在志为悲,悲忧伤肺,肺气虚,则机体的耐受能力下降。一声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要注意精神调养,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勿悲忧伤感,以避免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立秋怎么收


夏秋交替,昼夜温差大,是疾病多发期,做好防暑御寒的同时,我们该如何“收”出健康呢?

早睡早起收敛阳气

立秋后,自然界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到舒展,还可减少血栓形成,预防脑血栓疾病发生。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秋天人体阴精阳气处收敛内养阶段,顺应自然适当爬山、慢跑、打羽毛球可协调身体平衡能力,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  


调节心情防秋燥

 

初秋天气渐凉,气候干燥,还会出现“秋老虎”炎热天气,易令人心情烦躁,保持乐观情绪,以养阴清燥、润肺生津。  


立秋怎么养


经过苦夏人的脾胃虚,加上气温较高,湿度大,因此要先调理脾胃再进补,侧重调理清热、利湿、健脾,使体内湿热之邪排出,促进脾胃功能恢复。

肠胃弱的老人、孩子可以多吃些健脾养胃的菜粥药膳,如茯苓粥、山药粥、白萝卜粥、橘皮粥、百合粥等。


茯苓粥


原料:粳米100克,茯苓30克,枣(干)30克

 

做法:先将红枣文火煮烂,连汤放入粳米粥内,加茯苓粉再煮粉沸即成。每日服2次,可酌加红糖。

 

功效: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可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山药粥


原料:糯米、山药、枸杞子、黑芝麻、冰糖。

 

做法:山药去皮洗净,切小块。糯米洗净,同山药一块放入砂煲。大火煮开,小火慢煮20分钟。加入枸杞子、冰糖,煮5分钟即成。

 

功效:健脾和胃润肺。山药味甘,性凉润,入肺、脾、肾经,是补益虚损的名品。

白萝卜粥


原料:白萝卜50克,大米25克。

 

做法:将白萝卜洗净切成丁,与大米一起放锅中,锅中再加入适量清水烧开,转小火熬15分钟即可。

 

功效:白萝卜下气消食,具有开胸、顺气、健胃的功能。适合小儿积食者食用。

薏米山药粥



原料:红枣10枚,薏米20克,山药30克,红糖15克(自加),糯米30克。

 

做法:按常法共煮作粥服食。

 

功效:健脾止泻,用于脾虚所致慢性腹泻。


百合银耳莲子粥


配料:百合20克、银耳40克、莲子15克、糯米8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百合、银耳、莲子、糯米洗净煮粥,熟时加入冰糖食用。

 

功效:其中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银耳润肺生津、养胃提神,莲子健脾止泻、清心安神、粳米补中益气、健脾益胃。

 

强健脾胃之自我调理的另一个好方法是穴位按摩,下面几个穴位大家可以试试。

足三里

足三里是胃经大穴,与脾胃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可以补脾健胃,增强免疫功能。除了按揉,还可以艾灸。

太白穴


太白穴是健脾要穴,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如揉此穴即可治腹泻也可治便秘。点揉太白穴还可调控血糖指数,高者可降,低者可升。按摩时力量不要太大,以穴位处微微感到胀痛为度,每天坚持按揉3~5分钟即可起效。

阴陵泉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主治腹胀,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

 

按摩阴陵泉穴要先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再点按半分钟,以酸胀为度。


关注“南宫市中医院”

微信公众号

厚德    业精    传承    创新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添加关注

医院地址:南宫市冀南路359号

预约电话:0319-5226362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