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抗菌药物滥用问题正受到遏制。来自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最新消息显示,中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占比从2010年的19.7%下降到2016年的11.2%,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幅度约20%。细菌耐药上升的态势有所遏制。
“我感觉效果好一点,还是输液还是效果快一点......”
但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很多人为了见效快,不论大病小病,都要求使用抗生素。对此,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肖永红说:“大家一生病就想到我要用消炎药,把抗菌药当成消炎药,这是错误的。就觉得,管它什么药,只要有炎症,我就去用这个药了,实际上是不对的。用得正确该用的时候用,不该用的时候不用,耐药性产生就会非常减缓,而如果我们不该用的时候也用,用的也不正确,到处都在用,这样细菌就很容易产生耐药性,并且耐药的水平也很高。”
所谓抗生素耐药性,是指细菌等微生物对药物产生适应性,使得用于治疗感染的药物无法发挥效用。
为了遏制抗生素的滥用,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委颁布实施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并联合12个部门建立应对细菌耐药联防联控机制,实施《中国遏制细菌耐药行动计划》,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监测等工作。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已明确出台措施对“门诊输液”进行限制,同时,还有不少地方的医疗机构也在逐步明确限制门诊输液政策。这些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显好转。我们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占比从2010年的19.7%下降到2016年的11.2%,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幅度约50%。”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肖永红说,随着抗菌药的规范使用,细菌耐药上升的态势受到遏制。“随着抗菌药使用的更加规范和更加合理,从我们耐药的监测数据来看,最近几年耐药的上升势头得到了非常好的遏制。大家都比较关注的所谓超级耐药菌,有部分明显的下降,有部分得到比较好的遏制,还有部分的上升态势得到比较好的控制。”
根据《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中国将对抗菌药物的研发、生产、流通、应用、环境保护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管。到2020年,零售药店凭处方销售抗菌药物的比例基本达到全覆盖。
来源: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