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直击高血压——中医论治高血压

直击高血压——中医论治高血压





中医怎么看待高血压

高血压是现代医学的概念,目前为止,国际上对于这种疾病尚没有根治办法。在对待高血压上,中医和西医有不同的看法,在中医典籍里没有高血压这个词,然而,没有这个病名,并不等于中医学对高血压病没有认识。事实上,与高血压病有关的各种临床症状及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学文献中均早有记载。从中医理论上说,如果达到阴阳调和,是可以在一段时期内,将血压维持在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

高血压病的主要临床症侯,以及其并发症均属祖国医学中的“头痛”、“眩晕”、“中风”等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身鸣”的记载,认为本病的眩晕与肝、脾、肾有关。《丹溪心法》提出“无痰不眩”、“无火不晕”,认为“痰”与“火”是引起眩晕的另一种原因,以上这些论述,与高血压病均有一定关系。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常与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内伤虚损等因素有关。

很多容易紧张的人易得高血压。现代医学解释说,紧张时体内会分泌一些收缩血管的物质,血管收缩,继而导致血压升高。而从中医角度来讲,情志失调可使肝气内郁,郁久化火,耗损肝阴,肝阳偏亢,肝阳上扰于头目。肝肾两脏在中医中的关系甚为密切,所以,肝火也能灼伤肾阴,形成肝肾阴皆虚,肝阳偏亢。饮食过于肥甘厚味,或者饮酒过度,均会导致湿浊内生,湿浊久蕴可以化火,火灼津液形成痰,痰浊阻塞脉络,上扰清窍,因而发生头痛、头晕等症状。内伤虚损劳伤过度或年老肾亏,肾阴不足,继而导致肝失所养,肝阴不足,阴不敛阳,肝阳偏亢,内风易动。

在以上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人体的阴阳失调,特别是肝、肾两脏的阴阳失调,则会引起“头痛”、“眩晕”、“中风”之证。不管是现代医学还是中医学,都主张疾病预防。引入中医所说的“治未病”理念,如果病人只是亚健康状态,就要早期干预;如果已经得病,就要尽可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中医对于高血压的预防,与现代医学相似。中医强调“节饮食,调情志,适寒温”,就是说,膏粱厚味要少吃。如果本身就有高血压家族史,那么饮食更要清淡。另外,许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罹患高血压,这与其学习、工作压力大,长期熬夜等生活习惯有关。长期精神紧张、睡眠不足,会造成肝气不舒、肝阳上亢、心肾不交。肝、肾功能失调了,整个脏腑功能就失衡。

因此,要尽可能通过早期的生活方式干预,以调和人体的脏腑阴阳。



高血压患者在运动上该注意什么?

适当的体育活动对高血压的防治是很有益的。有晨练习惯的患者,冬天早晨锻炼要等到太阳升起后再做适量运动,且运动量要比夏天小。一般情况下,运动时间选在15:00~16:00时为佳,或者晚间饭后1~2小时;对于上班族,建议在18:00~20:00时锻炼。另外,重症高血压患者及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避免运动。规律的生活对患者来说,是稳定血压、恢复健康的重要保证。高血压病患者一定要做到每天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并养成有节奏、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中医讲求“天人相应”,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有“补充子午觉”的说法。“子、午”时候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晚上11点以前入睡,效果最好。


中药治疗高血压有什么优势?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讲,国际上研发了许多治疗高血压的药,从药物的降压效果来说,也确实比过去有所提高。但是,通过治疗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保护作用远远未达到我们的期望,尤其是针对伴有冠心病、左心室肥大、心衰、脑出血、脑梗塞的患者。治疗高血压,降压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但是不能仅仅局限于降压,更重要的是在降压的同时,预防靶器官的损害。

我们用了很多西药,血压降下来了,但却没有完全达到我们的满意度。在这个方面,中医药加载就能发挥其优势,中药治疗高血压,通常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以中药复方,调整体内环境,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血管内壁功能,使心、脑、肾、血管得到保护。而且,中药降血压作用缓和,稳定血压果较好,由于中医治疗以平衡阴阳、调整气血运行为主,在治疗肥胖性高血压时,还能改善肥胖高血压患者的内分泌紊乱。

结语:高血压是属于慢性的症状,是由于身体的脏腑失调的原因导致的,在调理的过程中首先要把调理脏腑放在第一位,并不是吧降血压放在第一位,如果不把脏腑调理好的话,降压是没有作用的。如果不把脏腑调理好即使血压降下去用不了多久还会上升的,这就是为什么高血压得不到彻底治愈的真正原因。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