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秋分过后应如何养生︱阴平阳秘不生病

秋风萧瑟,天凉好个秋。不知不觉,入秋已有一半。我国古籍《春秋繁露》中说:“秋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当秋分时节已过便有两个变化:

一是,昼夜时间均等,并由昼长夜短变为昼短夜长;

二是,气候由热转凉,秋季始于立秋,秋分则为中点。


秋节气候:一场秋雨一场寒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此时产生的降水,降温明显。正如俗语所说,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

但秋季雨量不多,天气偏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热余气,故属温燥;秋分之后,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


节气养生:阴平阳秘不生病


秋分过后昼夜均等,此时大自然归于阴阳平衡。在养生上,人们也应顺大自然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即《黄帝内经》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

中医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保持阴阳平衡,可避免体质出现偏颇而生病。同时做好以下几方面:

1.护肤防干燥

秋分后的气候特点是“凉燥”,这使得皮肤油脂分泌减少,皮肤更容易干燥、紧绷。降低洗脸的频率,可以减少油脂流失。干性皮肤不宜频繁洗脸,早晨用洗面奶洗一次就行。而油性皮肤的人,油脂分泌也开始减少,所以每天洗脸次数也不宜过多。

洗脸以温水最好,洗完后及时擦抹合适的护肤品,可以更好地保养皮肤。

2.降温防秋凉

秋分过后天气转冷,如果抵抗力差,不能适应气候变化,寒邪之气就会刺激皮肤和呼吸系统,引起感冒。

所以,一定要注意气温变化,及时添加衣物。尤其老人,更要注意保暖,碰到气温骤降要把外套、帽子、手套、口罩等穿戴好,防寒保暖。

3.重收敛闭藏

秋季气候的另一个重要转变,是自然界的阳气由开始由夏天时的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

因此在起居作息上要相应调整,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早卧早起”。早睡可助阴精收藏,以养“收”气;早起则助阳气舒长,使肺气舒展,这有助于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都不宜过量过激,调摄不宜偏离“养收”这一原则。

4.调节好情绪

秋分时节,日照减少、天气渐冷、落叶纷飞,萧条的景象容易让人心情差起来,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言。所以这时,人们应调节好情绪,保持神志安宁,减缓秋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



秋分饮食要点


秋属肺金,有秋燥,所以宜收不宜散,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多食滋阴甘润之品。平时多喝水,像蜂蜜、乳品、百合、秋梨、莲藕、鸭肉等都有较好的滋阴润肺、养阴生津功效,可缓解秋燥引起咽、鼻、唇干燥等症状。

岭南秋季还流行萝卜陈皮鸭汤、玉竹百合猪瘦肉汤等汤水养生习俗,这和中医学提倡秋天滋补其实是一致的,只不过是更具地方风俗特色罢了。

温馨提示,体质偏颇人群还须注意:

1、痰湿质人忌食肥甘油腻。

2、阴虚的老年人忌食大热大补之品。

3、特禀体质的人忌食虾、蟹等海产品。

4、湿热体质忌辛辣,如辣椒、花椒等。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