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十一的八天假,大家休息的爽吗?明天就要上班了,开心吗?今天是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也是2017年的“寒露”节气。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七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时至寒露,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称寒露。此时我国有些地区还会出现霜冻,雨水较少,光照充足,是全年日照百分率最大的节气,素有秋高气爽之美誉。“寒露天凉露水重,霜降转寒雪花浓”。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时节,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易伤人体阴精。
寒露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
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
寒露之后,气温下降,感冒流行;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老年肺炎、心脑血管疾病增多。10月末至11月初是高血压病发作的第一高峰,且90%的中风病人有高血压病史。由于气温下降,老年人患肺炎的概率增高。该病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也高。特别是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病人,一旦患上肺炎,很快会引起心力衰竭。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
冬季天气寒冷,如果能够在阳光下锻炼,可以大大减少感冒、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及贫血的发生。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进入寒露如何进行锻炼呢?
第一,锻炼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冬季气温低,血流缓慢,关节的灵活性与韧带的弹性减低,准备活动不充分,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所以在锻炼之前,要做一些准备活动,如慢跑、拍打全身肌肉、摩面,活动活动腕关节和踝关节等。
第二,锻炼时要动静结合。冬季锻炼不宜过于激烈,要有放有收。在进行形体锻炼的同时,要保持情绪稳定,精神内守,涵养元气,不可导致元气外泄。“冬三月,此为闭藏”。这里说的“闭藏”就是把元气涵养在内,以备来年春季万物生长之需要。如果锻炼中出汗过多,就会耗散元气,反而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第三,衣着要保暖防冻。冬季室外气温低,甚或有寒风袭人。所以到室外锻炼,要注意衣着保暖。当运动量加大并有少量汗出时,才可以逐渐减衣。运动后,要增添衣服,以防风寒的侵袭。冬泳后要迅速擦干全身,擦至皮肤发红,以免风寒侵入。
第四,防止滑跌。有的人喜欢下雪天到室外活动,认为这个时候空气最好,这确有一定道理。但下雪天到室外活动,很容易滑跌,因此,老年人在下雪天最好不要外出,在室内也可以锻炼,如在室内走步、练八段锦、深呼吸等。
第五,晒太阳。中医学认为,位于背部中央的督脉主一身之阳,经常进行日光浴,让太阳光直射在背部督脉经络,可以增强人的阳气,提高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