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号,深圳市市局稽查局风控中心发布了《深圳“海啸1号” 专案协查工作指引》,正式打响了第一波虚开发票“海啸”行动。
“海啸1号”硕果累累:
1020户深圳企业大量虚开专票
30750户全国企业接受发票
其中广东省内有11000户
涉案金额 420亿
税额 72亿
”海啸“刚走,”飓风“又猛刮
据广东警方官微报道,近日,在公安部协调下,广东省公安厅组织佛山、汕头、茂名、惠州、东莞、中山等地警方开展“飓风38号”打击虚开骗税犯罪系列专案收网行动,破获案件10余宗,抓获犯罪嫌疑人80余名,初步统计涉案金额110余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本次行动的主要对象是一大批“不生产、无经营、只开票”的空壳公司,这些公司开出的发票没有实际的贸易背景支撑,成了不法企业冲低成本、少缴税款、甚至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工具。
靠买卖发票为生的”空壳公司“已经没有生存空间
今年7月《安徽法制报》报道,一对夫妻注册了48家空壳公司,向山东、湖北、江苏等9省800多家下游企业虚开1万余份增值税普通发票,涉及虚开金额6亿余元。
无独有偶,金税三期上线以前,中国靠买卖发票为生的企业、个人非常多,这些人空手套白狼,靠牺牲国家税收赚钱,给国家造成大量的税务损失,也损害了合法纳税企业的利益。
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买方市场更是巨大无比,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地铁口、税局门口、火车站一群群唠叨着”发票发票“的票贩子,也经常可以看到卖发票的名片、传真、小广告像狗皮膏药一样贴的到处都是......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既然有人买卖发票获利,就有人因为别人获利而被动走上法庭!
但是现在这些都行不通了,今年国家税务总局严打企业虚开不是闹着玩的,税务、工商、银行、海关、公安多部门已经联合行动起来,从源头上不给虚开发票的”空壳公司“以生存空间。
1短期内成立多个空壳公司进行违法开票行为
注册公司容易注销难,实名登记走逃难!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除非你不要再做社会人,不管你走到哪里,你黑历史都会如影随形。
注销公司要经过严格的税务检查,想要不被发现就轻松注销,可能性极低。如果你不注销走逃,列入非正常户,对不起,企业和法人代表、股东都要列入黑名单,事关诚信无小事。
一旦你被列入黑名单,那么3年之内你再也无法以自己名义注册公司,税务则永久被列入监控黑名单,个人征信将受到严重影响。贷款、出国都困难重重。这些都是小事,关键是你可能已经被抓进去了。就算侥幸逃脱,实名登记走逃你在社会上也是寸步难行。
所以这条路不要想了,别天真的以为虚开后可以注销了然后重新在注册公司再次进行虚开。
2.短期内大量领用专票进行虚开
短期内大量领专票不是你想的那么容易,为防止出现虚开、欠税、开具后跑逃等税收风险,税务机关做了大量工作。
新成立公司首次申请发票用量和限额都进行了严格限制,如果你要进行增量和调高开票限额,那就更需要提供大量资料进行审核了。比如提供三个月银行流水、购销合同等等。
增值税发票最高开票限额调整超过十万元的,必须实地核查,形成核查报告。而且就算这样,每次增量还是有数量限制。
对于购销合同提供,发现疑点的,暂不批准其相关申请。审核人员会审验购方或销方盖的印章是否为上网章,不是上网章的视为合同有问题,是上网章的,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利用网络查询上网章的真伪;对购方或销方涉及省内、市内纳税人的,可以通过金三系统核实购方或销方是否存在,是否为非正常户;对购方或销方涉及省内、市内纳税人的,可以通过电子底账系统查询购方或销方是否有合同上注明商品的购销行为。
所以纳税人不要觉得现在去增量审核税务机关的流程多,询问多,审核多。如果都简化了,就会给铤而走险的违法行为撕开一个口子,让犯罪成本降低,也加大了税务机关审核人员的风险。
3通过购买虚开发票进行抵扣
经常听说金三会比对你的进项销项,进项发票的品名与销项发票品名不匹配会被监控出来。
这个不是说着玩的,以现在的电子数据信息系统,比对这个不是难事。
对商贸、工业企业,如果发现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的品名、数量、金额与取得进项税额的发票品名、数量、金额没有对应的逻辑关系等异常情形;
对服务企业,如果发现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的品名、数量、金额与经营业务没有对应的逻辑关系等异常情形;
如果发现存在大量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大量作废等异常行为,又无正当理由。都会被重点监控。
4操作资金流来掩盖违法行为
任何行为都是有蛛丝马迹的。
单位的开户银行都应该到税务机关进行报备,如果没有,信用登记都会受到影响。资金回流又无正当理由的,也会被监控和检查出来。不走公账走私账的行为都是有猫腻的!
虚开发票企业把发票给受票企业后,有部分受票企业有资金汇到企业账上,汇到账上的资金与开票数一致,经多道转帐,最后汇到受票企业关联的企业财务负责人或者法人的个人银行卡上,资金汇到个人卡前提取了8%,资金到个人卡后提取现金,经到开户银行查询银行凭证,办理提出现金手续后,立即存入受票企业公司帐上。
这就是明显的资金返回现象,而且经过询问并无相应采购行为,完全可能就是收手续费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