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正是螃蟹最肥美的季节
满满的蟹黄蟹膏
光是看看就直飙口水
但是!
螃蟹虽然好吃
但万万不能贪吃!
近日,已有多人因此进了医院……
前不久,武汉43岁的李先生吃了几只螃蟹,之后竟然肾衰竭。
李先生一直都以“吃货”自称。不料就是因为管不住嘴,十多年前他患上了痛风,每次发作起来得好一阵折腾,可是爱吃的“毛病”还是改不了。
上个月,李先生收到丈母娘寄来的一盒大闸蟹,看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李先生一时没忍住,也吃了好几个。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他的左脚和小腿开始肿胀,连鞋子都穿不进去了。这一次的情况感觉比以前都严重,李先生胸闷心慌,难受得不行,妻子赶紧将他送到医院。
医生接诊后发现,李先生的尿酸非常高,肌酐明显增高好几倍,已经发展成为肾衰竭。
倒霉的吃货可远远不止他一个
10月5日晚上8点多,45岁的曹先生肚子剧痛被送到解放军武汉总医院急诊科。当天,曹先生和朋友一起游玩吃了螃蟹。
中午,曹先生一口气吃了6只大闸蟹,喝了约半斤白酒,傍晚返程时躺在车上睡了一觉。半路突然腹痛难忍,就送到医院。
经检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管不住嘴,迈不开腿
伙计们又接着前仆后继……
50岁成军(化名)酷爱吃螃蟹,从长假期间开始,就一直陪陆续从外地来的大学同学吃吃喝喝喝,每次招待客人必有大闸蟹。
10月10日晚,开车跟同学到一个养蟹场,上午吃了4只,晚上又吃了六七只,还喝了半斤白酒。
深夜腹痛、腹泻,成军被送到解放军武汉总医院急诊输液治疗,医生诊断其为急性肠炎。
医生提醒: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胡宝春介绍说,螃蟹虽然美味可口,但是多吃就很容易引起胃肠疾病。他提醒,死蟹不能吃,以免引起食物中毒。其次,螃蟹不能生吃,因为螃蟹往往带有肺吸虫幼虫囊蚴和副溶血性弧菌,如不高温消毒,肺吸虫进入人体后可造成肺脏损伤,如果副溶血性弧菌大量侵入人体会发生感染性中毒,表现出肠道发炎、水肿及充血等症状,因此食蟹要蒸熟煮透。
有的市民喜欢用酒泡螃蟹生吃,这种吃法也很危险。此外,螃蟹一顿最好不要吃超过一只,吃多了可引起腹胀等消化不良,而对于一些本身患有疾病的人来说,吃多了螃蟹更会加重病情。
事实上,螃蟹并没有那么“可怕”
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等
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如何正确吃螃蟹呢?
下面这份攻略请收好~
■ 螃蟹要吃鲜活的,死蟹不宜吃
螃蟹死后的僵硬期和自溶期大大缩短,蟹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并扩散到蟹肉中,使食者呕吐、腹痛、腹泻。
新鲜活蟹的外壳呈青黑色,具有光泽,脐部饱满,腹部白洁。而垂死的蟹外壳呈黄色,蟹脚较软。
■ 螃蟹要蒸熟煮透,生蟹不要吃
螃蟹以动物尸体或腐殖质为食,所以蟹的体表、鳃及胃肠道中布满了各类细菌和污泥。吃到肚子里,怎么会不生病呢?蒸熟煮透了再吃,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 蟹要现蒸现吃,不要存放
一次吃不完,剩下的一定要保存在干净、阴凉通风的地方,吃时必须回锅再煮熟蒸透。
■螃蟹四个部位不能吃:蟹腮、蟹心、蟹胃、蟹肠。
■吃螃蟹搭配生姜
平时比较怕冷,容易头疼的人,吃螃蟹时可以多放些姜。
从口感上来说,蟹与姜醋是很好的配搭,而且姜属于热性,有辛辣味,可以祛寒温胃,姜中的姜汁还有杀菌、去腥和解毒的作用。如果北方人不习惯吃姜,放些蒜也有同样的作用。
■吃螃蟹搭配温酒
吃螃蟹时,喝点白酒或黄酒可以驱寒,但不要过量。
另外,吃海蟹时喝点酒,还能起到消毒杀菌的功效。但需要注意的是,吃螃蟹时,一定不要喝啤酒,否则会使胃寒的情况加重。
1
螃蟹+柿子=胃石?
有这样可能,但机率不高,吃一点不会有影响。
中医学中,螃蟹与柿子都属寒性食物,故而不能同食。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海鲜富含的蛋白质会与鞣酸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不适症状,柿子和大量高蛋白食物(如蟹、鱼、虾)同食,在鞣酸的作用下,其蛋白质很易凝固成块,形成胃柿石。但如果不是大量同食,对身体不会有太大影响。
2
螃蟹+啤酒=痛风?
健康人群偶然可少量吃,但不可长期吃,痛风者禁止这样吃。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赵泳谊介绍,海鲜加啤酒之所以被称为“痛风套餐”,是因为某些鱼类、贝类以及虾、蟹有较高嘌呤,如果大量饮酒会使得嘌呤分解加速,生成尿酸,同时酒中的乙醇不利于尿酸的排泄。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就有可能诱发痛风。同时,啤酒中也含有较多的嘌呤。
不过,如果是健康人群,偶尔这样吃是没问题,但不能长期大量地吃。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各类含酒精的饮料,如果不注意饮用量,也可能成为痛风的风险因素。
3
螃蟹+孕妇=流产?
体质因人而异。
民间一直有传说孕妇不宜吃螃蟹,吃了会流产。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赵泳谊表示,虽然营养学的角度来讲这种说法没有科学根据,而中医认为其性寒孕妇不宜食用。但如果孕妇的体质不佳,消化系统比较弱,吃螃蟹会容易引起腹泻,而腹泻很严重的话,是会导致流产的。事实上,有很多孕妇吃过蟹后也很健康,这些都跟个人体质有关,如果认为自己容易腹泻,则不应冒此险。
来源:楚天都市报、健康有约
转载自: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