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中医中何为“湿气”?湿气过重怎么办?

最近很多小伙伴问我:去号脉,中医说自己湿气重!什么叫湿气重呢?湿气重该怎么办呢?别着急,小编这就为你解答!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病因病机:

湿有内外之分,外湿为六淫之一,常先伤于下,多由于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所致。内湿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内湿多由脾失健运,水湿停聚而生。内湿与外湿虽有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又常互相影响。外湿发病,多犯脾胃,致脾失健运,湿从内生;而脾失健运,又容易招致外湿的侵袭。本篇将侧重于内湿的讨论。

湿邪入侵人体,常视人体脏腑功能的不同,素质的差异,以及治疗之不当而转化,如脾阳素虚,易从寒化,胃热素盛,易从热化;过用寒凉者,易于寒化,妄加温燥者,易于热化。湿从寒化,多易损伤脾阳,湿从热化,多易耗伤胃阴,这又是湿邪寒化或热化后的发展趋势。但湿为阴邪,其性粘滞,湿胜则阳微,湿从寒化,乃湿邪致病的主要发展趋势。故在临证时,寒化多于热化。

那么湿气重应该怎么办呢?

1、用艾叶泡脚或洗澡:平时可以运用中药来发汗、祛湿。艾叶就是祛湿很好的中药,每个星期用艾叶煮成热水等降到皮肤适合的温度就可以拿来洗澡,不能兑凉水。或者坚持用艾叶每天晚上泡脚,也可祛除体内的湿气。艾叶药店有卖或端午节晒干保存。

2、用姜汁发汗:有时淋了雨、或感染了风寒可以用热辣辣的姜汁驱散身体湿气,预防感冒。姜汁有效的将体内水气逼散出来。生姜性温,能温中驱寒,健脾护胃。俗话说的好:“冬时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平时做菜的调料也少不了生姜,煮粥时也可以放点生姜。

3、中药祛湿气:祛湿气的中药有: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川萆薢、茯苓、百合、莲子、砂仁、法夏等等。一些爱好冬泳的人每天都会用芡实、薏苡仁、茯苓、百合、赤小豆打成粉后煮粥喝,这些中药对祛除体内淤滞较多湿气很有效果,同时又健脾养胃。

4、运动出汗: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的方法,湿气比较重的人夏天不能过多的开空调、风扇。有一种说法叫做“冬病夏治”,夏天其实就是要让身体里面的汗出来,否则体内湿气太重,湿气没法出来到了冬天肯定会又要得病。平常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缓解压力、拉伸身体的各个关节,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5、均衡饮食:平常少盐,宜清淡,戒烟戒酒,忌生冷食物、冰饮或凉性蔬果,如生菜、西瓜、大白菜、苦瓜、螃蟹、茄子、莲藕、黄瓜、柿子、菠萝、梨等。每天做菜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多吃点热性的食物如:辣椒,羊肉,狗肉,荔枝,橘子,姜,红糖等等。

6、生活环境:春夏交替之季雨水多,湿气较重,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不能直接睡到地板上。空气中水分会直接下降,地板上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没干的衣服,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的水份,把头发吹干,避免淋雨。

7、室内保持干爽:在阴雨绵绵的天气,应该关窗关门,把湿气拒于外面。注意预防外面的湿气趁机进入身体产生湿气。体内的湿气重除了自身习惯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外面湿气诱发内湿,忌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下生活。天气好转,湿气减少时,应该及时开窗通风,让空气流通,带走室内的湿气,使得室内空气干爽。

小伙伴们记住了吗?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