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自“药店人”微信公众号(yaodianren520)
2017年10月11日,由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主办、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大型公益活动“疼痛管理健康科普行”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启动会现场邀请了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主任委员、天坛医院疼痛科主任刘延青教授,从疼痛科的角度为大家介绍慢性疼痛规范化管理的相关知识。
刘延青教授首先表示此次健康管理科普行的公益活动非常有意义,其次代表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对此次会议表示祝贺,同时分享了自己对疼痛及其治疗方法的见解。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在这里举行的“疼痛管理健康科普行”活动的启动仪式!“健康管理科普行”的公益活动非常有意义,在这里我首先代表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今天由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的郭教授牵头做这个事,这是助力健康中国非常重要的行动,因为今天正好是“世界镇痛日”“中国镇痛宣传周”的启动日。
2004年的今天,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疼痛研究会在全世界发起了“世界镇痛日”的纪念活动,截至到现在已经13年了。这个活动越办越大,除了镇痛日,我们中国响应出现了中国镇痛宣传周,世界疼痛研究会又把这个宣传周进一步放大,叫“抗痛年”。
今年“抗痛年”启动的主题就是“疼痛健康科普教育”。全年的工作重点就是疼痛健康科普教育,奇正藏药举办这个活动搭上了时代的最强音,这次疼痛管理科普行活动的启动时间是11号,主题和世界是完全一致的。我作为专门搞疼痛的专科医生来讲是非常欣慰的。
这么多相关学科的专家领导和同行媒体的朋友共同参与到疼痛管理健康科普的大道上,助力健康中国国策的推进,十分有意义。这里我们讲几个数字,表示一下我们对疼痛管理的意义的认识。
刚才朱院长讲慢性疼痛是疾病。过去我们都把疼痛统称为症状,不认为它是疾病。但很多年前我们对疼痛的认识是有偏差与误区的。认为疼痛的症状,你有什么症状就到什么科看病,不需要专门的疼痛管理、不需要专门的疼痛诊疗科,其实这会误了很多事。
我们人人都有疼痛症状,可是没有上升到疾病。急性痛是疾病损伤的症状,去除病因去除,疼痛便会有好转;或者是病因消除疼痛痊愈,就像阑尾切了就没有疼痛了。
但慢性疼痛是疾病,有的病因已经去除了,这个疼痛不但没有去掉反而会持续性疼痛,超过三个月就形成慢性疼痛。最典型的例子是带状疱疹,本来是一个皮肤病,如果进行抗病毒治疗,经过皮肤的局部处理可可能就痊愈了,但有25%到40%的带状疱疹病人会留下后遗症(后遗神经痛)。
虽然疱疹好了皮肤结痂,皮层完全治愈了,但病人出现了原有皮层区的顽固性的神经病理疼痛,到那个时候你就再用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把疼痛彻底根治。这是因为我们只把它当成皮肤病,没有把它背后可能出现的神经性疼痛当作重点来防治,所以治好了皮毛结果留下了后遗神经痛。
又比如说骨伤科断肢截肢:上肢或髋关节离断,离断的残肢会出现残端痛甚至是患肢痛,大腿截肢了患者还说脚痛,过去我们的医生实在是不理解,为什么大腿截肢了还会脚痛?这就是患肢痛,这是因为什么?
这是由于在截肢的时候伤到了神经,神经元的疼痛信号经过放大以后通过脊髓传导到大脑,形成顽固的病理性疼痛,这就是所谓的“中枢敏化”,造成了终身的隐患。大脑出现神经元的兴奋,外治是很难搞定的,因为大脑已经有了疼痛的信号不断地传输,从而出现痛性痉挛,导致病人十分痛苦。
还有癌症,癌症病人说我好不了,但你能保证我不痛,让我有尊严地把最后的时间渡过去?就这么一个要求,我们达到了没有?完全没有达到!很多癌症病人到晚期还是伴着疼痛离开人世的,这样的人没有得到有尊严的生活质量,更谈不上很好的幸福指数了。
所以,现在“健康中国”要求全中国、全民健康才有小康,这样的话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重点防治的疾病是慢性疾病。慢性疼痛是慢性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人群中占到30%。可以说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一生中会有疼痛,而且不是急性的疼痛而是慢性疼痛。
这样的情况无论对疼痛科的专科医生也好,还是在座的跟疼痛有关的专业科室,都应该对疼痛引起高度重视,我们不但要解决疾病疼痛,还要进行早期干预,祛除疼痛病因,防止它形成后遗症,并且我们要清楚,还有大量的慢性疼痛患者需要我们去诊疗和规范化地管理。
今天,我觉得疼痛管理健康科普行提出了“三步曲”十分切题,跟疼痛科临床日常的慢性疼痛诊疗以及疼痛科管理的意识是不谋而合的,下面我们从“三步曲”解析一下。
第一步:预防
这里说的预防不是说计划免疫打一个预防针,绝对不是。我们怎么知道哪个人有疼痛呢?不可能知道的。我们的预防是什么?应该解析为对疼痛的早期干预,早期干预就可以防止急性疼痛慢性化,防治慢性疼痛顽固化。
比如说带状疱疹,如果在半个月之内到皮肤科共同干预皮肤疾病和它的痛症,那出现的效果是很好的,现在已经有这样的先例了,皮肤科和疼痛科一起看这个病,一旦有这个疾病就要进行联合干预,会达到最佳的抗痛效果。不要将皮肤科和疼痛科割裂开,早期干预会获得非常好的效果。
现在我们有一个项目叫神经链刺激,这个病人出现了皮疹周围神经敏化,我们过去是给病人开抗病毒的消炎止疼药,但这样浅显的治疗往往会使急性疼痛慢性化,急性疼痛的关键就是周围神经的敏化,如果能够遏制住周围神经敏化的早期萌芽。让周围敏化不要传达到大脑形成中枢敏化,那就是在最早期的时候,通过局部神经电的刺激,以及包括奇正藏药的贴剂来治疗。
中山大学的研究已经表明奇正藏药这个消痛贴不单是治疗骨关节疼,它还有抗敏化的作用,能够早期干预疼痛,对于不让疼痛形成慢性化有非常好的效果,这在疼痛界已经广泛传播了。我们通过疼痛贴或者是局部的电刺激,把局灶性疼痛疼痛遏制住,不要形成中枢传导,就不会形成顽固性的慢性疼痛。这就是我们体会到的预防。
治疗我不强调太多了,因为大家都是专家,治疗就是要达到规范化的治疗。按《诊疗指南》规范化地进行疼痛治疗,不是让病人去大药房买镇痛片,而是一定要按照《诊疗指南》,对某一个单病种某一类的疼痛性的疾病进行规范、有效的治疗,才能使疼痛得到很有效的抑制,同时也防止形成难治性疼痛以及顽固性疼痛。
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是骨伤科疾病的表现,对疼痛科来说是疾病的常见表现是疼痛、麻木、功能障碍,我们这边的疼痛大部分是损害神经的,神经不好使表现就是麻木,瘸着、拐着走不好路,最严重的是截瘫或者是单瘫。
如果我们对疼痛能够进行早期干预,避免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那是最理想的。不能让病人疼还伴随着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严重影响劳动,甚至是丧失劳动力。
还有一个最热门的话题是疼痛和情感障碍是共病。医学研究表明,疼会引起抑郁,疼传达到大脑,大脑出现严重的病理改变。大脑中有一个海马体,这是管情感的,只要痛,海马就萎缩,我们通过功能MRI发现,痛,海马就不断地萎缩。
早期的萎缩是焦虑,再严重的萎缩就是抑郁,萎缩到最后,就是认知障碍加上精神失常,自杀的倾向就出来了。
所以疼痛和情感障碍是伴随性疾病,是共生的。你出现疼痛就会出现抑郁,不是他精神不好,不是他憔悴、软弱,而是病理发生了改变,所以一定要注意情感障碍。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关心他们的痛,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痛和苦是连着的,躯体痛是痛,精神痛是苦。治痛不治苦是不行的,痛苦一定要同治。我们叫去病除痛,为民造福,这就是疼痛科的理念。
今天非常高兴来到这里和大家进行交流,讲到“疼痛”这个字我必须要多讲两句,我想要把自己疼痛圈里的理念跟大家做一个汇报,也形成一个全社会、全医疗行业对慢性疼痛管理的高度认识,对健康科普的高度关注。
谢谢!
传送门:
发送#精品#到药店人公众号
多篇精品文章任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