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中学女同学半夜打来电话,一边哭一边向我求助,电话打到最后,竟然泣不成声。
她的二胎宝宝,刚刚1岁左右,昨天可能得了流感,高烧39.5度。她带孩子到医院急诊等了3个小时,还没看上病。求我帮忙。
她所在的城市和就诊的医院,并没有我认识的医生。即使有,我也不便去打扰高强度超负荷工作的值班医生。于是,我在了解了一下孩子病情后,给她科普了一些孩子发热的常识,给了一些建议,告诉她不要过于焦虑。
我不知道我的建议她听进去没有,但很明显她有些失望。大概她希望的,是我一个电话,就能让她孩子立即得到无微不至全面周到的检查治疗,并马上恢复健康。
最后,她在电话里气乎乎的说:都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那么大一个国家,怎么竟然搞得孩子连病都看不上!?
是啊,那么大一个国家,能造出航母能造出神舟,怎么竟然搞得孩子连病都看不上?
可是,那些抱着发热的孩子在急诊心急如焚甚至流泪痛哭的家长们,搞得孩子看不上病的,不就是你们吗?
中国儿科医生的缺乏,并非一朝一夕所形成。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这些年来,每到儿科疾病高发期,儿科急诊门口的长龙,一年比一年长。
只不过这一次,一场流感,把短缺变成了恐慌。
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干儿科?为什么儿科医生大量流失?原因很多。但医疗暴力,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或者至少是最重要原因之一。
婴幼儿身体尚未发育完全,疾病往往隐匿而进展迅速。婴幼儿无法表达痛苦和主动配合医生,诊断远较成人困难。而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又使得孩子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往往极度焦虑,情绪易于失控。
以上种种,使得儿科,尤其儿科急诊成了涉医暴力的重灾区。而中国警方常年对涉医暴力的纵容迁就和主管部门的不作为,更是无异于对涉医暴力火上浇油。
在中国,几乎没有儿科医生和儿科护士,没有遭受过孩子家长的辱骂和殴打。甚至可以说,这已经成为儿科医务人员的家常便饭。
不愿意排队,就去骂护士。不让加塞儿,就去打医生。疗效不满意,就去打人砍人。护士两针扎不进去,就破口大骂乃至拳脚相加。
我不想再去罗列那一个个的伤医事件和杀医事件,这样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了,多到了令人心碎和绝望。
而更令人绝望的是,每一次这样的事件发生后,我们看到的都是一场暴民的狂欢。
2011年4月23日,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王浩,被凶手李梦南在背后刺破颈动脉死亡,年仅28岁。
他死后,某网站做了调查,六千名参与调查者中,有四千人对他被杀表示高兴。
就在不久前,在聊城,一名护士在给孩子穿刺输液成功后,由于家长未能固定好孩子头部导致穿刺针移位无法输液被迫拔出重新穿刺,孩子的奶奶和母亲对护士先是污言秽语辱骂进而拳脚相加。孩子的父亲,齐鲁晚报某机构副主编更是先到医院打砸然后编发假新闻对对方进行造谣污蔑。
然而在真相大白后,我们依然看到这样的评论:这护士也真是,孩子生病家长当然焦急容易冲动,你就不能忍忍吗?
面对猖獗多年的涉医暴力,我们一次次的呼吁:尊重和保护医生合法权益,否则将来谁给你和你家人看病呢?
而我们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屑一顾嗤之以鼻:你不干自然有人干,中国这么大还怕没人做医生!
现在,当你抱着发热的孩子来到急诊,看到这样的告示的时候,你是否依然觉得我们实在危言耸听?
为什么当你抱着发热的孩子赶到急诊,却发现没有医生为你孩子看病?
问问你自己吧。
问问你自己:
当护士给你孩子输液未能一针见血的时候,你有没有拳脚相加?
当医生拒绝你无理要求的时候,你有没有破口大骂?
当你对治疗结果不满意的时候,你有没有去围堵医院去打医生砍医生?
你说你没有。
那么,再问问你自己:
当医生护士被杀的时候,你有没有在网上欢呼叫好?
当医生护士被打的时候,你有没有在网上加油喝彩?
当医生护士被辱骂的时候,你有没有说过:家长冲动是难免的,你就不能忍忍?
当医院遭遇医闹围堵打砸的时候,你有没有说过:人都死了家属过于难过无法接受是可以理解的。
你说你没有。
那么,再问问你自己:
当你在医院见到有人殴打辱骂医务人员的时候,你是出于义愤努力设法帮助被伤害的医务人员,还是觉得事不关己选择冷眼旁观?
当你在网上见到有人对医务人员被打被杀表示高兴甚至欢呼喝彩的时候,你是义正词严的予以斥责,还是觉得事不关己选择冷眼旁观?
当你知道医务人员被谣媒无耻的诽谤,当你知道警察和主管部门对涉医暴力长期不作为的时候,你是怒不可遏猛烈抨击,还是觉得事不关己选择冷眼旁观?
面对医闹,你觉得与你无关。
真的无关吗?
当你抱着高烧的孩子在急诊流着眼泪苦苦等候的时候,你是否依然觉得医闹和你无关?
雪崩的时候,有哪一朵雪花是无辜的?
你看到了医闹砍医生,你没看到他们的凶刀威胁了你的孩子。
你看到了医闹打医生,你没看到他们的暴力伤害了你的孩子。
当他们伤害你孩子甚至威胁到你孩子性命的时候,你选择了麻木不仁,甚至加油叫好。
所以今天,你就只能抱着高烧的孩子,流着眼泪坐在急诊苦苦等候。
当你排完几个小时的队终于见到医生的时候,请你爱惜和尊重那位疲惫不堪的医生。请对他道一声辛苦说一声谢谢,谢谢他依然顽强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你的一句感谢,就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而只有他坚持下去,你的孩子才不需要等候更长的时间。
苹果赞赏请长按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