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封面】面对手足口病 ,预防最关键,请家长火速传阅

我国卫生部于2008年5月2起,将手足口病列为丙类传染病管理。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最多。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形感染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其次是经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患者和隐形感染者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患者的黏膜疱疹液体中含有大量病毒,接触由其污染的手、日常用具、衣物以及医疗器械等均可传染。其中污染的手是传播中的关键媒介。在流行区域,苍蝇、蟑螂可机械携带病毒,在传播中有一定作用。



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主要预防手段:

(1)进食前、如厕后、处理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应洗手;

(2)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或个人物品;

(3)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家具、玩具等;

(4)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接吻、拥抱等密切接触;

(5)为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别人,患病儿童应居家隔离至康复后一周。

我国自主研发上市的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发病、重症和死亡,对CV-A16等其他肠道病毒无交叉保护。

参考文献:[1]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2008.

[2]李兰娟.手足口病.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马亦林,李兰娟.传染病学.第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供稿 防保科——柯达)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历史消息!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