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一岁女婴胃被撑破,心脏停跳!背后原因让所有父母沉默

挑食的孩子,挑的不是饭菜,而是父母的态度。

作者 | 白芥子  


是前阵子看到的一个新闻。


一个13个月大的女宝宝突然哭闹,指着肚子喊疼。父母带她去诊所吊水,可是孩子依旧哭闹不止,情况似乎更加严重了:孩子整个肚子鼓胀,并且出现呼吸困难,几近窒息的症状。送往医院后,甚至出现过心脏骤停。

 

幸好经过医生抢救,孩子无生命安危。


但是令人震惊的是,医生手术开腹后,发现孩子肚里有大量没有消化的玉米粒,整个胃是被玉米——撑——破——的!

 


原来,前一天妈妈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特地煮了一锅排骨玉米汤,喂孩子吃了一大碗玉米。大人玉米都不太好消化,更何况是一个刚一岁多的孩子,牙齿还未长全,胃也非常稚嫩……

 

父母爱孩子的心可以理解,但是这个爱,的确有点太沉了,差一点就要了孩子的命。

 

新闻的确是特例。


但是广大父母们在孩子吃饭这件事上,可没少操心。一旦父母过于担心孩子「营养不够」,事情就变复杂了。



下面是几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


故事一:我的朋友快被喂饭气死了

前阵子,我的一个朋友说:如果有一天你们找不到我了,不用找了,我喂饭被气死了。

 

这是一个充满怨念的故事。

 

朋友和爱人个子都不高。看着儿子的个头比同龄孩子低,她整日忧心忡忡,觉得孩子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

 


昨天,朋友刚胖揍了儿子一顿。原因是,她花了不少钱,专门找朋友从国外代购了两箱奶粉给儿子补充营养,哪知儿子不愿喝,每次又是吼又是揍屁股才肯吞两口。


昨天晚上又是如此。睡前,朋友冲好了奶,递到儿子嘴前,小家伙的倔劲儿上来了,母子俩又僵持起来。

 

眼看着马上要十点了,第二天还要上幼儿园,朋友担心儿子睡眠不足影响长个儿。

 

想到这里,顿时火气往上冒,干脆利索一顿打,孩子于是边哭边把一壶奶给咽了下去。

 


我理解这位朋友。她曾经受困于自己娇小的身高。身边有形无形的比较,给她带去挥之不去的自卑感。


养了娃以后,她心中的这个信念日益坚定:


身高不达标是非常糟糕的,我绝对不要让我的孩子经历这一切。这个奶粉孩子必须喝,如果他不喝这个奶粉,不能长高,孩子整个人生就完蛋了。

 

而做妈妈的却忘了,她是她,孩子是孩子。


她焦虑地喂给孩子她认为有助于长个子的一切吃食。孩子吃得那都不叫「饭」,每一口都是妈妈的焦虑


能不能长高尚且不知,孩子吃饭的兴致倒是一点点地被破坏了。 



故事二:为了爸妈她吃成了个胖子

邻居家的女儿8岁,体重120斤,目前的首要任务是把体重减到100斤以下。落入此种情形,她的妈妈功不可没。

 

这位妈妈私下里跟我诉苦,闺女当初早产,看着特别瘦弱。抱出去玩呀晒太阳呀,那些热心的邻里一见孩子就说瘦啊瘦啊瘦啊。

 

一开始,还会自我安慰,身高体重不重要,可是经不住总是说啊。

 


我能想象那场景。那些慈祥和蔼的社区邻居,看见不是很胖的孩子就会急于献出爱心:孩子太瘦了,这样下去不行的,你要赶紧给孩子吃这个吃那个啊……


经常如此,我的这个邻居逐渐开始自责了。自责完了就忍不住开始给孩子各种进补。

 

哪知女儿那么乖啊。她喂什么,女儿就吃什么。特别温顺,特别好喂,一度是身边许多父母的艳羡对象。然而,一不小心就超重了,如今越来越有失控的架势。



现在回头想想,那些热心的邻里们真的关心你家孩子高矮胖瘦吗?才不是呢。


他们就是用这种方式来跟你打招呼。就像中国人见面就喜欢问,「你吃了没?」也不是要请你去吃饭,或者真的关心你吃好没吃好。



如果你去开过家长会,就一定能够明白这种滋味。


老师明明夸的是你孩子聪明,你愣是觉得夸的是你。老师明明批评的是你孩子学习不用功,你愣是觉得批评的是你。

 

做父母的一旦失去了这些基本的界限,就很容易把外界施加给孩子的压力,一股脑儿不加分辨地转介到孩子身上。


比如我的女邻居。她把那些废水般的外部评价全都兜住了,转身泼到了自己女儿的身上,唯有孩子闷声吃苦头。 



故事三:每天吃饭都是割地赔款

许多家长强迫式地劝饭,还有些能够拿得出的理由,小土豆家根本不需要这些理由。

 

小土豆的爸爸常年不着家,家里就姥姥和妈妈带着他。

 

她们照顾孩子照顾得很仔细。孩子吃饭的时候,妈妈或姥姥一只手随时可能伸过来,刮一下孩子的嘴巴,揩干净脸上黏住的饭菜汤汁什么的。

 

如果孩子中途发个呆、跑个神也不行,因为吃饭要有吃饭的样子。


咀嚼得太慢也不行,得要大口大口吞咽。

 

剩饭更不行,没吃完就代表没吃饱,盛多少就得吃多少,必须要吃得干干净净碗底朝天。



春假期间去小土豆家拜年,饭桌上我就一脸懵逼地看着小土豆端一碗饭磨磨唧唧地吃,他旁边四只眼睛随时盯住他进行督促。


那小家伙就一口饭含在嘴里,很委屈地咀嚼着,就差没有哭出来。

 

他妈妈还困惑地问我:「这孩子怎么做什么事情都一副委屈的样子,要哭不哭的?」


她不知道,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矛盾。



大人不断告诉他:要乖,要听话,要懂事,并且这个过程不时夹杂有威胁或者利诱。


为了得到大人的爱,孩子觉得他需要顺从大人的所有指令。他持续满足着别人,却委屈了自己。

 

不止是吃饭这件事,在别的事情上这孩子也不好过。


当孩子频繁地压抑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期望,去满足大人的需要,就好似一个割让自我、节节退败的过程。



若把孩子比方成咱大中国,那这孩子就是不停地在答应着给姥姥一个北京,给妈妈一个上海,再或者给某个别人一个深圳……


长此以往,孩子会一点点丧失自我,陷入抑郁状态。

 

孩子妈妈最需要做的事,是一点点归还孩子的领土。当发现孩子嘴上答应你,眼神里却不开心时,不妨问一句:「你是不是不开心?」


妈妈的尊重和看见,就是一束光。这束光,会让孩子望向外界的眼睛,学会跟着妈妈的目光,望向自己。

 

每一回孩子的情绪和感受被看见,就等于孩子拿回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城池。

 


总之,看起来是吃饭这么小的小事,其实是亲子界限的大事。也许父母最该关心的不是孩子的肚肠饱不饱,而是内心快乐不快乐。

 

同时,我们还要试着建立起自己的心理防线。当外界的评价扰乱了我们,譬如有人朝我们泼水,可能还是脏水,那我们就要拉起界限,屏蔽了他们。


那些有的没的,全当没听到吧。

 

毕竟你的孩子健康不健康,过得好不好,你自己最清楚。


来源:本文来自积木育儿(ID:jingguanyuer),


转载已获授权。


想了解更多孕婴知识,请关注我们




        编辑  |  张淑红

        审核  |  王   焱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