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润药十大工匠 | 郭烨:把每一个当下做到极致

千锤百炼,千辛万苦,

都不过是工匠产生前的序曲。


润药的产品维护着生命健康

为无数患者带来福音

华润双鹤

却有一位特殊的“医生”

他的患者是一台台精密的技术设备

他在蛛丝般的线路中串联纤毫

检测仪、开刀、老虎钳、扳手、万用表……

是他的“柳叶刀”

下面,就跟着小药

了解这位“钢铁医生”——郭烨


磨  练  技  术,迅  速  成  长

       1997年,中专毕业的郭烨加入华润双鹤,被分到配电房做维修电工。小伙子好学,能将书本上的电路图纸倒背如流。做事主动的他,每天背着工具包在车间到处转,只要有故障他总第一个冲到现场,逐渐摸熟了电气控制柜中那如蛛丝般的线路。

       2000年,公司筹建三山生产基地,郭烨觉得这是个能学到技术的好机会,于是第一个报了名。随后,他带着十几个人的团队来到三山基地。这是他第一次带团队,团队里年龄最大的与他父亲年纪相仿,最小的也大他十岁。资历最浅的他,凭借什么带团队?他也想过打退堂鼓,但一触及心底未实现的事业理想,不服输的他决心迎难而上。

       大家都是搞技术的,唯一办法就是拼技术。别人下班了,他留在公司研究设备电路,晚上回家找资料学习。二百多个日日夜夜在工地上奋战,工作最紧张的时候连续一周,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有次回家,看到胡子拉碴的他,家人差一点没认出来。最终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电气工程按设计要求提前圆满完成。

       直到现在,回忆起这段经历,他仍无比感慨:

这是我工作压力最大的时期,也是我技术和管理能力成长最快的时候。


从  事  维  保,加  班  加  点

       正是这份执着被同事和领导看在眼里,2008年,他被调入软袋车间从事设备维保。软袋车间的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被大家普遍认为难搞定。他没有因难而退。当时只有一条软袋生产线,时产3500袋,良品率不到95%,成本居高不下。

       他一来就盯上了这个问题。接下来大家看到他每天在生产线收集不良品,几千袋,一袋袋检查记录,汇总分析,再根据分析结果到生产设备前观察,常常在工位上一盯就是几个小时。终于,他发现焊接导致的袋身打折和灌装滴液,是造成80%以上不良品的根本原因,而环形传送和灌装工位是运行速度的瓶颈,需要重点解决。但他是电气专业,不懂机械设计怎么办?没关系,两个月的时间,他居然自学了CAXA、Solidworks等软件,设计并绘制了众多三维部件,再模拟运行,避免了改造的风险。

       半年时间里,他带领车间维修团队进行了大量技术改造。白天不能停产,就等夜班生产结束再干。由于经常通宵加班,甚至二三十个小时不休息,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却已有了些许白发。有人问他,你干嘛这么拼?他疑惑地反问: 

为什么不拼?设备有问题急需解决,维保就要全力想办法,别让问题影响公司成本和效益。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郭烨和伙伴们的不懈努力,时产提升至4500袋,良品率稳定在99.5 %以上,其中的一项创新已成为行业标配。

主  动  请  缨,破  解  难  题

       郭烨不满足于此,他又给自己找了更大的挑战。这次他盯上的是个行业难题。

       非PVC膜软袋大输液漏液是行业难题,是制约着软袋输液品种发展的瓶颈。公司成立攻关小组,郭烨主动请缨,承担起这份重责。有人为他担心:这个问题整个行业都没法解决,你去行吗?

       郭烨义无反顾,带着组员跑市场了解现状,与医院药剂部门老师虚心请教,耐心沟通,收集了大量信息、漏液样品和分析数据。回公司后做了大量实验,确定了评价标准。接着重新设计模具,改造设备、建立预防管理机制等一系列改善措施,制定了系统的管控标准。就这样,近两年时间,他跑完市场进车间,改完设备再跑市场。妻子开玩笑说:“你比销售员在家呆的时间都短。”他笑着回答:“没办法,干工作嘛!”

       渐渐地,市场上公司非PVC膜软袋大输液的不良率大幅下降,投诉也大幅减少,最重要的是公司非PVC软袋大输液产品的漏液管控水平成为了行业先进。为此,他带领的团队获得公司2012年度精益项目三等奖,他也被评为华润双鹤“青年榜样”。

修  复  故  障,力  挽  狂  澜

       2013年,郭烨遇到他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挑战。 一台进口核心设备电气控制柜出现故障,厂家开价最低一百万修复,而且还会造成至少一个月的停产,损失不可估量,怎么办?郭烨沉声说:自己来!他带领团队连续奋战二十多小时,伺服控制器、触摸屏等进口器件神奇般地被修复,设备运转起来,不到一百元的维修成本挽救了公司一百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和近千万元的间接经济损失。

       这台设备是2008年公司花数千万元购买的德国进口设备,部件和图纸都是欧标。看不懂怎么办?别人都下班走了,他独自留下来,一点点研究,几年下来,整整十几公分厚的技术图纸,硬是啃了下来。才有了前面说的那一幕。自那以后,之前每年都得花大笔欧元请来维护设备的德国工程师,已经连续5年没跨进公司的门槛。

潜  心  专  研,技  术  共  享

       在从事设备保全管理的十几年里,他每年给自己定工作和学习目标,再逐步分解,尽力做到日事日清。设备保全工作细致到每个螺母、每个间隙他都精确标记。设备换模换线操作,他精确到每个动作都进行分解。

       他要求自己和团队准备工作务必充分,外部时间能完成的事情,绝不放在内部时间里完成,使工作效率最大化。日积月累,点滴用心,他对设备熟悉到人不在现场,同事电话告知现象就能基本判断问题所在;电气控制柜哪根接线变动了,也很难躲过他的眼睛。但他没有自满,仍然不断与同事虚心交流经验,深入设备厂家学习专业知识。

       正是这种潜心专研、把每个当下都做到极致的精神,使郭烨的技术日益精湛。 精湛的技术是技师们的资本,但郭烨没有骄傲也没有技术保守。他说:

技术只有共享,才能共同提高。


       他带出的几名技术人员,现在已经是公司生产设备技术骨干。在他的倡议和组织下,车间定期开展技能共享培训交流活动,大家一起学习、共同提高。他利用工余时间,带领同事们编写了近百万字的设备操作和保全标准操作规程,防漏液管控标准操作规程,设备快速切换手册等标准化文件,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对效果进行逐一评价,在过程中不断改进。

       郭烨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他获得各类技改创新奖励数十项,获得两项专利,被华润双鹤评为“青年榜样”,被芜湖市评为“最美身边芜湖的工匠”“敬业奉献芜湖好人”。

“双  鹤  世  家”,传  承  初  心

       一次同事们聊天时,他说起有多位家人都是华润双鹤人,他们有的勤勤恳恳工作一辈子,已退休多年,他和妻子仍然在华润双鹤并肩奋斗华润双鹤在他心中是家的一部分。记得有一次帮母亲整理家务,打开一个老式皮箱,满满一箱子的劳动模范、岗位能手、敬业标兵等奖状和证书,都是母亲工作一辈子敬业奉献的见证。特别是退休那天离开公司时,母亲留下的眼泪,那是老一辈对华润双鹤依依不舍的最真挚感情。

       父亲也是从事设备技术岗位,小时候经常看到父亲为了公司技改工程,整夜不眠。最高兴的事就是看到父亲带回来的专业杂志和报纸,虽然当时看不懂,但上面有父亲的照片,那时感觉特自豪,立志以后也要和父亲一样。

       也许这就是郭烨的初心!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把每个当下都做到极致

做设备维修也能干出成绩

二十载刻苦钻研

二十载拼搏奉献

把一份工作做到如此

工匠,就不再只是对工作身份的称谓

而体现出一种特定的态度

态度,在经年累月的打磨之下

又会成为精神

让我们致敬工匠精神,为郭烨点赞!

更多精彩工匠故事

请继续关注润小药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