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专家解读: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

   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提高全县干部群众的健康观念,普及疾病预防、健康知识,县卫计局与报社联合开设“健康临朐”栏目,今天推出第一期。


   手足口病是夏秋季节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最近10年我省各地市每年都有发病,甚至个别地市出现了死亡病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了解手足口病,预防疾病的发生,近日本报记者就防治的相关知识采访了临朐县疾控中心传染防治科科长、主任医师刘昌吉,临朐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窦乐功。

   记者:什么是手足口病

   刘科长: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全球性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发病高峰大多在每年的6-8月份。2008年我国把手足口病列为法定丙类传染病。

   记者:手足口病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的?

   刘科长: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样,以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记者:目前有没有疫苗来预防手足口病

   刘科长:2015年我国批准了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生产,疫苗于2016年上半年正式上市,该疫苗适用于6月龄至5岁的婴幼儿。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可有效预防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但是对于其它肠道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没有预防作用。家长朋友可带孩子到临朐各疫苗接种点预约接种。

   记者:孩子得了手足口病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窦主任:普通病例一般表现为发热,手、足、臀部、口腔出现红色的斑丘疹和疱疹,疱疹中央为白色,含有少量疱疹液,疱疹周围伴有炎性的红晕。手、足、臀部的疱疹大多数不疼不痒,口腔内的疱疹会伴有疼痛,有的患儿因为疱疹疼痛而拒食。患儿还可以伴有咳嗽、流涕或者食欲不振。病情轻的孩子可以不发热。大多一周左右可以痊愈。

   少数手足口病患儿在发病的第1-5天病情加重,发展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患儿除了具有上述表现以外,还会出现高热不退、精神差、头痛、呕吐、易惊、嗜睡、肌阵挛或肢体抖动,呼吸、心率加快,严重的出现皮肤发花、四肢发凉,甚至昏迷、抽风,极少数患儿会因脑干脑炎和神经源性肺水肿导致死亡。

   记者:为什么手足口病主要发生于婴幼儿,成人会得手足口病吗?

   窦主任:人类对肠道病毒是普遍易感的,不同年龄段都可以感染发病。婴幼儿由于母体所赋予的抗体消失,自身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免疫力较低,更容易感染肠道病毒。所以手足口病发病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的婴幼儿。成年人也可以得手足口病,但一般病情较轻,恢复也快。

   记者:手足口病患儿饮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窦主任: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吃生冷和刺激性食物,酸的、甜的或者太热、太凉的食物都可能刺激口腔疱疹引起疼痛,所以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如果患儿发热,或者用退热药物后出汗多,应该多进食流质类食物,还要注意补充水分。

   记者:据我了解,有的家长在家用开水煮沸消毒手足口病孩子的用品和玩具,有的用75%酒精擦拭消毒,这些方法有效吗?

   窦主任:这个问题要从肠道病毒的活性说起:肠道病毒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但是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所以开水煮沸消毒是有效的,酒精消毒是无效的。

   记者:已经患过手足口病的孩子还会得手足口病吗?

   窦主任: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种以上,病毒的各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得过一次手足口病的孩子有可能因感染不同种或不同亚型的肠道病毒再次发病,所以有的孩子会年年得手足口病,甚至一年得几次的也有。我们曾经见过有的孩子1年得3次手足口病。所以提醒家长朋友注意:即便孩子得过手足口病也不要掉以轻心。

   记者:手足口病的孩子出现哪些表现提示可能会发展为重症病例?

   窦主任:年龄3岁以下、发病时间在5天以内的手足口病患儿如果出现以下表现,要警惕手足口病重症的可能,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治疗:1、持续高热不退。2、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3、呼吸、心率增快。4、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5、高血压。6、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7、高血糖。

   记者: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可以让孩子服药预防手足口病吗?

   窦主任:每到手足口病流行季节,总会有些家长朋友感到恐慌,有的家长甚至试图给孩子服用药物预防手足口病,其实这是不妥当的。因为手足口病流行高峰期至少也有两三个月,高峰期外还有好长时间有散发病例发生,我们不可能通过长期服用药物来预防手足口病,相反地,药物滥用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反应等很多副作用,给孩子身体带来不良影响。


  正确洗手 减少病菌携带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