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祛湿,别再迷恋薏米红豆了,真替你们担心!


’不少人去看中医时,舌头一伸,总是被说:“有湿气。”尤其是南方地区的同学们,中招几率更高。有湿气怎么办呢?当然是要祛湿,一说起祛湿,很多人马上想起薏米红豆,天啊,真为你们担心!


1先来讲一讲:什么是湿气


湿气,水液代谢产物,道医分为水、湿、饮、痰。湿气的特质:性属阴寒,易伤阳气,其性粘滞,阻滞气机,缠绵难去。


简单来分,湿气有两个来源。外湿和内湿。外湿来源于外界气候,所以沿海城市者,体内多湿气。至于内湿,主要来源于脾虚,脾胃虚弱之后,不能够运化吃进去的食物,这些没有被运化的食物,堆积在体内,生成了湿气。 脾虚生湿气,湿气又会加重脾虚,形成恶性循环。


2怎么祛湿才正确?


物理学中,关于水汽蒸发速度的三个决定因素:气温,气流,面积。祛湿的道理,是一样的,不过在道医理论里,“气温”对应“温法”,“气流”对应“理气法”,“面积”对应“发汗法”。


【温法】湿气性属阴寒。《内经》说:寒者温之;《伤寒杂病论》说:痰饮当以温药和之。说明,温法是治疗湿气的根本大法。


【理气法】人体内气走得不顺,容易生湿气。湿气又阻碍气的运行,形成恶性循环。久坐之人易生湿。所以祛湿,要理气,要让全身气血通畅。


【发汗法】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让湿气,通过出汗的方式,从体表的每一个毛孔散布出去,扩大湿气去除的通路和面积。


3那么,为什么说“祛湿别再迷恋薏米红豆”?


我们来看红豆薏米粥属于上面三种的哪一种呢?都不是!


祛湿要温,红豆和薏米都属微寒性;祛湿要理气,但红豆薏米皆寒,寒性的药物会影响气的运行;祛湿要发汗,红豆和薏米都不能发汗;另外,祛湿还要健脾,炒过的薏米才能健脾,因为炒用能够减轻它的寒性,但红豆健脾的作用微乎其微。


有些人可能不服气了,会说“我一直喝薏米红豆啊,祛湿效果感觉挺好啊”。


湿气其实也分很多类型,有一种类型是湿热,喝了寒凉的薏米红豆,把湿气热气压下去了,仿佛症状减轻了,但实际上,把脾给伤了,脾胃的正常运作,运化食物,是需要阳气的,而寒凉的食物和药物,会损伤阳气,所以这类人对湿气的抵抗能力是越来越弱的。


4不过,巧搭配,薏米红豆不但能祛湿还能健脾


红豆和薏米,本身的确具有祛湿的功效,但真的要祛湿,必须要跟健脾益气温中理气的药,搭配起来才行的,搭配什么好呢?芡实!


芡实性平,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之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除了搭配芡实外,红豆也要换成赤小豆,薏米红豆祛湿的方子来自道医,但中医的“红豆”指的是赤小豆,赤小豆健脾利湿,消肿解毒,功效较强,而红豆主要供食用。


芡实、赤小豆、炒熟的薏米三者搭配,既健脾又祛湿.


道医指出,按摩是一种很好的祛湿方法,常刮身体4大祛湿穴位,具有很好的祛湿效果。




1
丰隆穴


位置:足阳明胃经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3分钟,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


功效: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2
足三里


位置:足阳明胃经合穴,乃保健要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穴位5-8分钟,局部有酸胀感效果佳。


功效:足三里除具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功能,还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3
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按摩方法:用指端或掌根作用于穴位,顺时针揉按2-5分钟。


功效: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湿滞、胃脘饱胀、嗳气者。




4
曲池穴


位置: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完全屈肘时,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


按摩方法:以大拇指指腹点揉此穴2-5分钟,亦可用四指并拢,拍打此穴,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


功效:可泄大肠湿热,用于肛门灼热、大便黄烂、排不尽者,亦可治疗湿疹等皮肤病症。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