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100000 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万年历
2018年8月7日
农历六月二十六日
落叶……知秋,
2018立秋来了,
立秋,是万物成熟的季节,
是收获的标志!
立秋,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是开始
康全药业和你,就在这里,
等秋来……
立秋基本简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1
节气习俗
1
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
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2
食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带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秋桃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
等到除夕,不为人知地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
贴秋膘
“贴秋膘”在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2
节
气
养
生
立秋虽然标志着秋季的开始,
但立秋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通常还是较高,
空气的湿度也还很大,
人们会有闷热潮湿的感觉。
再加上人们在夏季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
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
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
特别是过于滋腻的养阴之品,
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
使长期处于“虚弱”的胃肠不能一下子承受,
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因此,
初秋进补宜清补而不宜过于滋腻。
立秋调养脾胃正当时 饮食谨守5原则
在养生学上,有 “秋来伏不去”之说,此时,正是调养脾胃的最好时机,既是对夏季损耗的弥补,也是冬季贮存体能、积蓄能量的需要。“空调族”养脾胃,饮食上应作出调整。
在干燥的秋天,身体的水分特别容易蒸发,身体在缺乏水分的情况下,血管会较脆弱。尤其是对胃溃疡、胃下垂、胃出血等患者来说,要特别注意饮食、作息的规律性,以免加重胃部负担,导致病情恶化。
对于一些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朋友而言,立秋时节一定要与滋腻的养阴之品如鹿角胶、阿胶等 " 划清界限 ",否则,非常容易加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立秋后应以 “淡补”为主,与肉食相比,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补功效更为突出。因此选择一些清淡食物,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
脾胃虚弱者若适当多喝点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药膳,对身体大有裨益。祛湿的药材最常用的莫过于香薷了,《本草纲目》称:“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此外,还有薏米、扁豆等。
茯苓、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神农本草经》更把茯苓列为上品,称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因此药膳粥是此时调节脾胃最好的饮食。立秋后早晨喝碗粥,既可泻秋凉,又能防秋燥。
俗话说“秋瓜坏肚”。入秋后,虽然天气仍然很炎热,但是阳气已逐渐消退,除了南部沿海的广东、海南等省,我国多数省市都不宜再食用夏日消暑水果。
这是因为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夏天时大量吃瓜虽不至于造成配诶疾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而导致出现腹泻等脾胃疾患。
因此,
立秋之后应慎食瓜类水果,
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3
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三伏带一秋,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
4
【免责声明:图文综合自【本文图文来源网络】由康全药业综合整理编辑,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