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CAR-T在中国和美国的发展
2018年8月7日,笔者参加了由泰格医药和旗下子公司观合医药在杭州希尔顿逸林酒店承办的“CAR-T在中国和美国的发展”的主题学术沙龙。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Roy Doumani教授、复兴凯特CEO王立群博士、Kite Pharma副总裁Rajul Jain博士以及陆道培医院院长陆佩华医生,与大家分享了CAR-T细胞免疫疗法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以及临床实践经验,同时也讨论了CAR-T细胞免疫疗法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泰格医药执行副总裁曹晓春女士、观合医药总经理徐颐女士、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陈时飞、浙江省对外联络办副主任史越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2017年可谓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疗法的元年,随着全球首款CAR-T免疫细胞产品Kymriah的问世,整个医药行业都为之振奋。CAR-T免疫细胞产品是一种有生命的药物,通过修饰免疫细胞的手段,使其可特异性地识别并攻击恶性肿瘤,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式之一。目前,全球已有2款CAR-T产品在美国上市,分别为Novartis Pharmaceuticals Corporation研制的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CLT019(Kymriah),以及 Kite Pharma公司(已被制药巨头Gilead收购)研制的用于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KTE-C19(Yescarta)。除上述两款CAR-T产品之外,目前还有不少CAR-T细胞免疫疗法正在中美两国紧锣密鼓地开发之中。
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治疗步骤
CAR-T细胞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Kite Pharma 副总裁Rajul Jain博士:
CAR-T——变革人类医学的生物技术
▲Kite Pharma副总裁Rajul Jain博士
Kite Pharma副总裁Rajul Jain博士在本次学术沙龙上作了题为《CAR-T——变革人类医学的生物技术》的主题报告。Rajul Jain博士以Kite Pharma已经获批上市的产品Yescarta为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CAR-T的作用机制:将病人的T细胞改造为能识别B细胞淋巴瘤和白血病细胞表面抗原CD19的CAR-T细胞,这类CAR-T细胞通过自分泌的细胞因子能促进自身的增殖分化同时对肿瘤细胞具有溶解功能。实际就是在T细胞上接上了一个可以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抗原CD19的抗原受体,使其可“GPS导航”定位到肿瘤抗原并与之结合,从而对肿瘤细胞大开杀戒。Rajul Jain博士还介绍了Yescarta用于注册申报的ZUMA-1的临床研究结果:在108例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总缓解率(ORR)为83%,完全缓解率(CR)可达58%。值得一提的是,中位随访15.4月后,仍有42%的受试者维持缓解,其中40%为完全缓解,中位缓解持续时间达11.1月。基于上述研究成果,FDA于2017年10月18日批准了Kite Pharma的CAR-T疗法Yescarta上市。
陆道培医院院长陆佩华医生:
CAR-T 细胞疗法在中国的临床实践
▲陆道培医院院长陆佩华女士
陆佩华医生是陆道培医院的医疗执行院长,具有多年从事血液病与癌症的临床治疗和研究的经验,并多次在癌症研究领域获奖,包括NIH医生科学家研究基金奖等。陆佩华医生介绍了当下CAR-T细胞免疫疗法在世界各地的研究情况以及在我国的IND申请情况,随后介绍了CAR-T疗法在陆道培医院的临床应用经验,对CAR-T治疗抗药性/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治疗前后数据作了全方位的解析,CAR-T治疗B-ALL的完全缓解率(CR)较高,其可能导致的细胞因子突释综合征(CRS)较为凶险,但大部分风险仍在可控范围之内。总而言之,CAR-T细胞免疫疗法在治疗血液肿瘤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显示出其良好的靶向性、杀伤性和持久性。
CAR-T细胞免疫疗法正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 靶向治疗和抗体类免疫疗法之后的又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法。 作为一种突破性疗法,CAR-T疗法为不少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但其可能导致的细胞因子风暴和神经毒性等具有致命风险的不良事件也不容忽视。此外,CAR-T的耐药性、持久性和潜在的脱靶效应,也使这种疗法的推广使用面临挑战。然而,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进步以及对T细胞的活化和免疫应答过程研究的持续深入,CAR的设计也将更为完善。当前,以CD19为靶点的CAR-T治疗方法在治疗血液肿瘤方面取得了革命性进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CAR-T在实体肿瘤领域的治疗效果也值得期待。近期,随着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将定价分别为47.5万美元和37.3万美元的Kymriah和Yescarta 纳入医保以及FDA批准了首个非基因编辑的异体CAR-T项目进入I期临床试验,我们相信CAR-T细胞治疗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造福更多癌症患者。
科学事务部 任倩倩|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