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发物”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忌口终于清楚了!

济世德泽药业养心、养生、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Health angel:愿您每一次的翻阅都有一份养生知识的增长,

心灵意境的滋养。身心俱健,享受美好的生活!


民间流传着发物的许多说法,有人说牛羊肉、竹笋、香椿是发物,也有人说海鲜、鹅肉、狗肉是发物,不能多吃!那么发物到底是什么,一点都不能碰吗?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讲到:“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补体,害则成疾。”


中药尚有温、热、寒、凉、辛、甘、酸,食物同样具有四性五味,吃对了能补益身体,吃错了容易诱发某些旧病或加重现有疾病。


发物的常见分类


“发”,从字面上来讲,有发作、诱发、激发、复发的含义。发物具有激荡人体气血的作用,容易导致人体气血失常,使疾病恶化或反复发作。发物通常泛指辛辣、燥热、生冷、肥甘厚味的食物,具体分为以下几类:


类型 食物 忌食人群 宜食人群
动火发物 生姜、花椒、胡椒、羊肉、韭菜、狗肉等 素体热盛、阴虚火旺者,发热、面红目赤、大便秘结、失眠心烦等患者不宜食用 怕冷的人可适量吃些,有助温补阳气
助湿发物 糯米、肥肉、米酒、饴糖等 胆囊炎肺炎痢疾等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和急性肝病患者等都不宜食用 有口干舌燥、咳嗽、肌肤干燥等阴虚症状的人,可适当吃一些
动风发物 虾蟹贝、鸡蛋、香菜、香椿、带鱼、黄鱼、猪头肉、牛乳、蘑菇等 哮喘、荨麻疹、湿疹的患者不宜食用。曾患过过敏性疾病者应注意避免食用 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的人可在医生指导下食用
积冷发物 西瓜、柿子、梨、冬瓜、莴笋、四季豆、冬寒菜等 多属生冷食物,容易损伤人体阳气。怕冷、手脚冰凉的人应少吃,阳虚、冷痛、阴寒内盛者不宜食用 总体来说,生冷之物不建议吃,热性体质的人可酌情吃一些
动气发物 大豆、芋头、薯类、芡实等 食积、腹痛、胀气患者不宜食用,服用健脾养胃、祛痰化湿药物的人应少吃 气急易怒、小便不禁、腹泻者可适量食用
动血发物 胡椒、海椒、羊肉、狗肉、菠菜、慈姑、烧酒等 尿血、便血、吐血、胃出血、皮下出血、月经过多等各种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宜食用 有头痛、肩痛等症状的人可适当吃一些


是不是发物,因人而异


尽管发物有可能诱发或者加重某种病情,但这是相对的,是否忌食,它通常因人、因病、因治而异。


因人而异


对健康人来说,所有的食物都不是发物;生病之后,那些引起疾病复发或加重的食物才是发物。


因病而异


病位居上,如头颈部肿瘤、食管癌等,应少碰辛辣温燥的食物,如烟酒、羊肉等。病位居下,如肠癌、妇科肿瘤等最好少吃生冷肥甘厚味等。



因治而异


术后患者气血亏虚,不适合食用烟酒、腥燥、生冷之物。服中药的人要注意药食禁忌,如人参忌服萝卜、半夏忌服羊肉等。


一般认为,痤疮、湿疹、哮喘、咳嗽、腮腺炎、水痘、红眼病等疾病发作期尤其要注意饮食;到了恢复期,可不必限制太严,适量食用即可。


用对发物可以防病


中医讲究辩证,我们不能完全盲目的禁食发物,如果把发物的功能反过来用,可起到防病的效果。应根据中医循证知识,认真斟酌自身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寒性体质:吃动火发物


生姜、花椒等调味品,羊肉等温补肾阳的食物,易耗动气血,爱上火的人应少吃。



反过来,对有手脚冰凉、怕冷等表现的寒性体质的人来说,这些发物就是温暖身体的好食物。


阴虚体燥:吃助湿发物


身体困倦、吃饭不香、大便黏腻等症状提示身体有湿。这些症状经常在三伏天湿气重时出现。糯米、猪肉属于助湿发物,易生湿热。



反过来,助湿发物有滋润的功效,可生津止渴,如果你有口干舌燥、干咳、肌肤干燥等阴虚症状,就可以适当多吃一些。


阳气下陷:吃动风发物


虾、蟹、鱼、贝、鸡蛋、牛乳等食物属于动风发物,多具有腥膻味,能升发阳气,引动内风,诱发皮肤病,且容易引发头晕目眩、手足心热。



然而,动风发物对阳气有很好的托举作用,可以用于防治阳气下陷,如内脏下垂、食欲不振、四肢无力、下肢浮肿等。


热性体质:吃积冷发物


每到夏季,人们免不了会吃很多西瓜、梨等食物,这些能降体温的食物就是积冷发物。


尽管积冷发物有不少坏处,但在炎热的季节,对热性体质的人来说,可以适量吃一些。


气急易怒:吃动气发物


吃大豆、芡实、莲子、芋头、红薯等食物之后,容易腹胀、积食。因为这类食物有滞涩阻气的作用,容易让人出现胸闷、腹胀、厌食等不适。

不过,这些食物可固肾涩精、补脾止泄,有助缓解遗精、白带量多、小便不禁、腹泻等病症。


风湿头痛:吃动血发物


有的人一喝酒就上脸。这是因为酒是动血发物,经常拿血液出气,诱发各种出血症状。属于动血发物的还有海椒、胡椒、可食用昆虫类。



这类食物有较好的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疗效,可用于防治头痛、肩周炎及各类风湿性疾病。



您所看到的、或许正是别人需要的。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官方热线:400-826-1270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