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专访 | 默克卫政熹:全球一半生物药将产自中国

中国生物制药领域越来越热闹了:复宏汉霖的利妥昔单抗类似物体(原研美罗华)、齐鲁制药的贝伐珠单抗类似物(原研安维汀)、4个国产PD-1单抗、百奥泰和海正药业的阿达木单抗类似物(原研修美乐)、三生制药的曲妥珠单抗类似物(原研赫赛汀)陆续提交了上市申请,这些全球年销售额总计数百亿美元的大药,将与国内企业一起角逐中国市场。

“虽然目前中国出口欧美的生物制品还比较少,符合ICH规定的生物制药基地也很少;但我们长期看好中国生物制药的发展。我们相信,到2025年全球40%的生物药供应将来自中国,因此,为了满足中国下游客户需求,默克在中国设立一次性工艺产品生产基地。”默克中国生命科学业务董事总经理卫政熹(Steve Vermant)近日在接受医药魔方采访时表示。


默克中国生命科学业务董事总经理卫政熹(Steve Vermant)


俗话说,好菜配好锅,这些生物药背后的生产设备,也成为了一大看点。凭借着建厂周期更短,且能显著降低清洗、消毒、验证的成本,避免产生交叉污染等优点,一次性生物制药反应系统正日益受到生物药品生产企业的青睐。GE、默克、赛多利斯、赛默飞……一场有关生物制药工艺供应者的赛跑在它们之间展开。


国内部分报产生物药以及使用的生产设备


加码“一次性工艺设备”制造

 

9月12日,已经在中国的一次性生产技术领域占据三分天下的默克,又在中国加码“一次性工艺设备”上游制造,将其在全球第二个“一次性工艺产品生产基地”落户中国无锡新吴区。


“无论是创新生物药还是生物类似药,中国相关企业近年来明显增加。如果是奔着产品上市目标去的,他们要么交给CDMO企业生产,要么自己建厂生产。除非是像赫赛汀、修美乐那样的大品种,普通品种采用一次性工艺设备能够比传统不锈钢设备更加经济适用。跨国巨头在此方面的布局,是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医药魔方。

 

今年3月,由药明生物生产的艾滋病新药ibalizumab是全球首个采用NS0细胞表达并放大到2000L一次性反应器的生产工艺而获得FDA批准的生物药。在此之前,药明生物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使用一次性反应器来生产生物制品的cGMP生产基地。


除了CDMO的布局之外,国内企业像复宏汉霖、信达生物等生物制药企业皆有采用一次性反应器的生产的候选药物(见:复宏汉霖刘世高:天道酬诚,愿天下患者都用得起生物药)。

 

“与传统的小分子药物生产不同,生物药未来的趋势将是工艺集约化,我相信过去那种大规模生产的方式将会被逐渐取代,未来更多是小规模多批次生产一种或多种药物。”卫政熹说。

 

设备本土生产将成趋势


使用进口一次性设备两个主要的风险点是:一方面反应器的供应权目前主要掌握在上游生产者手中,下游生产企业在提货方面比较被动。另一方面,使用进口原材料的成本相对较高,国内企业具有较低的议价权,如果上游生产者随时提价,将直接带来生物药成本的显著增加。


记者获悉,默克此次在无锡成立的一次性工艺生产基地与其在美国马塞诸塞州丹佛斯生产基地采用同样的质量生产体系及标准。较从国外供货相比,在国内生产将缩短6到14周的交货时间,其中标准组件甚至仅需24小时即可装运。


默克中国一次性技术产品生产基地


在此之前,国内企业需要的一次性解决方案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基本是从国外进口,基于生物制药进入上市申报关键期,生物制药企业对时间要求越来越紧凑,将生产设备放在中国进行组装、生产,缩短供货周期,从而进一步缩短了药品上市前的生产周期。


“如果一次性反应器或者配套的培养基未来能够实现国产化,这对企业摊薄生产成本从而间接提高药物的可及性非常关键。“药明生物CEO陈智胜此前也曾在公开场合透露。


2017年年底,药明生物与多宁生物、利穗科技共同宣布,成立“抗体生产原材料及装备国产化联盟”,旨在促进抗体生产原材料及装备国产化,在确保国际标准和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抗体药的生产成本。


也有行业人士指出,一次性反应技术本身也存在一些缺点,譬如由于一次性使用,会造成袋子的丢弃和浪费。卫政熹对此回应是,默克正在与中国本土的企业开发回收利用的方法。他还强调整个一次性反应设备的生产企业应该携手起来,研发更加绿色且环保的生产工艺和上游产品。


生物制药发展迅猛,国内产能持续扩大,新技术不断成熟。希望国内生物医药产业不要将眼光仅仅聚焦于眼前,更应该放眼整个生态圈,尤其是上游的高端制造技术。如何让工艺更先进、更高效、更经济,并在激烈竞争中占得先机。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