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四川日报以《当好县域卫生守门人 简阳市人民医院牢牢兜住大病不出县的底》为题,对简阳市人民医院进行了报道。
原文如下
9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2018中国医院大会上,简阳市人民医院院长刘益民荣获了2018年全国优秀医院院长的称号。“能获得这样的称号,既是对我个人,更是对医院成绩的肯定。”刘益民说。
一个县级医院的院长为何能获得全国优秀医院院长称号?
2014年刘益民正式担任简阳市人民医院院长,这一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迈向深水区,也是这一年,我省开始实施分级诊疗制度。
“要当好县域卫生守门人。”刘益民定下目标。要满足群众的医疗要求,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最重要的就是大力提升医疗质量,增强群众的就医获得感。
围绕医疗高质量发展,在简阳市人民医院着力深化改革,在打造区域医疗中心这一目标下,人才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医联体建设、服务功能完善等一系列举措出台,让简阳市人民医院这个我省唯一的县级三甲医院取得了新成就,医院病人上转率始终控制在1%以内,牢牢兜住了大病不出县的底。
做强学科 疑难重症就地治
随着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期盼和要求越来越高,托起大病不出县之底是医院的责任和使命,而担起这个责任的关键就在于学科技术和综合实力。
医院通过对近几年就诊患者的数据分析,找出本地群众多发疾病病种,有针对性地重点做强相关科室。为此,医院学科建设制定了“123工程”,即打造一批重点专科,深化介入、内镜腔镜两项技术临床应用,着力提升急诊急救能力、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医技支撑能力。在健全一二级学科的前提下,优先发展心外科、肾内科、消化内科、肿瘤科等重点专科,创新发展产科、儿科、内分泌科、皮肤科等特色专科,并实施了学科亚专业分科和专业组分组。目前医院建成及在建省级重点专科4个,成都市重点专科7个。在未来五年里,还将建成1至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至3个省内一流学科。
对内建学科、对外求合作。医院积极依托大专院校和部、省级医院,采取“医院建平台、科室结对子、专家交朋友”的团队协作模式,不断开展学科对接、人才培养、专家坐诊、互联网医疗等措施,着力提升医院重点专科水平。目前已经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下简称“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医学院等建立了不同层级的合作模式,通过多层次合作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
近年来,医院肿瘤科成为四川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消化内科成为全国肝胆病防治技术示范基地,风湿免疫科成为华西医院风湿病专科区域协作科室,血液科成为华西医院血液联盟网络科室。这些学科通过加入专科联盟,既提升了专科能力与水平,又解决了当地群众疑难重症的就诊难题。
“双百计划” 筑起人才“蓄水池”
人才引进和培养是医院持续发展的根本,作为一家县级医院,人才建设“先天不足”,医院为了培养人才想了很多办法。
“引进来,走出去”。2014年起,医院实施了人才“双百计划”和“两个一批”战略,即三年内引进100名高层次高学历人才,派出100名技术骨干外出进修深造和院内选聘一批学科带头人,柔性引进一批学术领军人。近3年共引进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70多人,派出180多名中青年骨干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地医学院校进修和短期国外研修学习。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指导学科建设,促进了产科、超声科、中心实验室、血液科等学科发展。选派49名管理人员参加MBA培训,选派38名科室管理人员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学习,同时医院还选派50余名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引进高端人才、实用性人才后,还分门别类加以培养。考虑到年轻医生操作机会少,又投资500多万元建立起了实践技能培训中心和动物实验室。其中实践技能培训中心用于让医护人员练习基础操作、腔镜、外科手术等训练项目。
实施人才培养“双百计划”后效果已显。2017年医院科研申报获上级部门批准课题19项,全院专业技术人员在国内各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47篇,其中核心期刊38篇、SCI论文6篇。
帮扶基层 群众看病不跑远路
要真正落实分级诊疗做到大病不出县,就必须把基层医院做强做实。医院以医联体建设为抓手,进行管理下沉、人员下沉、技术下沉,将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了34个乡镇基层医疗机构。通过专家坐诊、业务查房、教学培训、创新师带徒、开展适宜技术、运用远程会诊平台等手段,补基层医院能力的短板。
让医联体成员单位免费进修跟学,提升自身能力;通过带教查房开展多种形式的课程培训,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对常见病的诊治能力;专家团队下沉,固定在网底医院开展坐诊、查房、带教、培训、手术等,实现科对科帮扶、人对人指导、床对床转诊,整体提升网底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远程教学、远程会诊、远程影像等系统,基本实现基层检查,三甲医院诊断。目前远程系统已覆盖36家乡镇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开展远程影像诊断4万余例,远程心电诊断近千例。
通过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培养,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重点,探索慢病同质化管理,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和一般大病的能力。医院还派出医疗、护理、院感、药剂、行政等部门成员组成管理团队,开展管理对口帮扶工作,帮扶3家中心卫生院通过等级评审,其中1家中心卫生院通过二甲评审,成为四川省首家乡镇二甲医院。自2016年8月实施医联体工作以来,成员单位的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人次上升5.98%,住院人次上升4.82%。
改善服务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
在医疗服务上,医院坚持从“以医疗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从“方便医院管理”向“方便病人就医”转变、从“病人围着医院转”向“医护人员围着病人转”转变,向患者提供更多的服务。
为方便患者,医院不断完善预约诊疗,实现了微信、网站、电话、诊间等多种方式预约,预约诊疗比例近50%。通过信息化实现了自助挂号、自助缴费、自助查询和自助打印检验检查报告等,缩短了患者就诊时间。医护人员实行连续工作制,并开设夜间门诊、节假日门诊、便民门诊等,方便群众就医。医院还开设了门诊特病、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就诊一站式服务窗口,集中了特病患者涉及最多的心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等科室的门诊医生,实现一站式快捷办理。
医院还通过“医护一体化”模式开展优质护理延伸服务,开设了糖尿病、造口、深静脉置管等专科护理门诊,肾内科常年开展居家随访及护理,行程数万公里将10多万袋腹透液送到腹透病人家。内分泌科开设糖尿病护理专科门诊,为5000多名患者建立档案并提供定期通知服务等。同时还坚持对出院病人电话回访,为他们提供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服务。引进专业陪护公司帮助无人照顾的住院患者,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了专人免费接送检查,已连续12年为上万名住过院的患者送上生日鲜花和蛋糕。
通过不断改善服务,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实现了患者满意度不断上升,近几年门诊患者每年都以10%以上的比例增长。
往期健康知识回顾
上新 | 黄芪常喝百病少,加一宝效果会更好
上新 | 才2块钱一斤的它居然是“排毒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