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民政部举行2018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张卫星通报前三季度重点业务工作进展和下步安排。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民政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稳妥推进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稳步发展儿童、残疾人福利和慈善事业,持续提升基层社区治理服务水平,不断加强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服务,有序推进行政区划优化设置、地名规范管理工作,各项业务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社会救助方面
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关于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中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度贫困地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建设改造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健全低保对象认定办法,提高农村供养服务机构托底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全面落实“分级审批”、“先行救助”等政策规定,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制度效能。推动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加快衔接,全国所有县(市、区、旗)的农村低保标准动态达到或超过国家扶贫标准。指导各地深入推进“救急难”综合试点,积极探索“救急难”的实现路径、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全面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印发《关于民政兜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的通报》。先后派出3个工作组赴河北、黑龙江、江苏、山东、四川等地开展全国农村低保专项治理调研工作。截至9月底,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4619.9万人,城市低保平均标准575元/人/月,农村低保平均标准4754元/人/年,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7.6%、12.9%;全国共有特困人员483.2万人,1-9月累计支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237.5亿元,同比增长20.2%。
养老服务方面
前三季度,中央财政投入资金54.4亿元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其中,3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支持地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14.8亿元民政部福利彩票公益金用于补助地方老年人福利类项目资金,9.6亿元财政部中央彩票公益金用于支持开展第三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国务院第17次常务会议决定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在修订法律后实施。联合有关部门召开2018年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推进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坚持安全第一,务必实现安全隐患整治到位。继续落实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福利补贴政策。全面推进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目前已有20个省(区、市)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意见。开展了第三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遴选工作。会同有关部门修订并发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已于10月1日实施。
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方面
规范社会组织登记管理,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非军队主管的社会团体涉军事项管理的通知》;组织开展社会组织名称管理自查,发布全国性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外国商会2017年度检查结论。实施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各地通过取缔、劝散等方式查处非法社会组织5000多个。推进社会组织信用监管,公开社会组织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治理工作,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查处社会团体违规涉企收费行为,对中国建筑业协会等3家社会团体作出警告并处没收违法所得590万余元的行政处罚。行业协会商会脱钩试点改革圆满完成,即将转入全面推开脱钩改革阶段。出台《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截至10月29日,全国共登记认定慈善组织4986个,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1359个;累计备案公开募捐活动7217项。鼓励社会组织发挥优势、开展多种方式扶贫,动员部直管社会组织参与定点扶贫县脱贫攻坚。发布《“互联网+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行动方案》,与7家主流互联网平台签订合作备忘录。完成2018年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8.9万人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2.4万人获得中级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全国持证社工达到44.05万人。全国注册志愿者超过1亿人,记录服务时间超过11亿小时。
儿童、残疾人福利和慈善事业方面
召开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持续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百场宣讲进工地”活动,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意识。推动各地加强基层儿童工作力量,各地已配备儿童督导员3.5万名、儿童主任45.2万名。指导各省(区、市)出台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配套政策,开展全国孤弃儿童大排查工作,完善全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信息管理系统,健全“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工作机制,启动“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推进完善孤儿保障政策,惠及37.2万名孤儿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贯彻落实残疾人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和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意见,指导推动地方制定相关制度文件。深入开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严格落实和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全国统一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信息平台试点运行。举办第十届“中华慈善奖”表彰大会,重点表彰了在扶贫济困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单位、慈善项目和慈善信托。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举办了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重点推介了195个贫困地区扶贫项目和312种消费扶贫产品。以“慈善聚焦精准扶贫,携手共创美好生活啊”为主题,部署各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具有特色、易于参与的慈善日活动,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出台《慈善信托管理办法》,截至目前,全国共备案慈善信托108笔,信托合同规模16.6亿元。开展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遴选确定和监管工作,推动互联网慈善募捐规范运行,探索建立慈善领域的社会信用管理惩戒措施。
基层社区治理方面
指导各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26个省(区、市)出台配套落实政策。指导各地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精神,扎实推进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28个省(区、市)出台《意见》的贯彻实施办法。启动新的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认定工作,扩大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覆盖。深入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村民自治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基本完成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统一信用代码赋码工作。开展全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经验征集活动、全国优秀社区工作法征集展示活动,建立农村社区治理和村民自治领军人才信息库。
区划地名和相关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服务方面
审核报批24件行政区划调整事项,指导相关地方稳妥有序组织实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基本完成全面验收,进入成果数据入库收尾阶段。启动第四轮全国省界联合检查工作,部署开展第六批全国省界界桩更换工作,指导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平安边界创建活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制定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维护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针对殡葬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与8部门联合开展全国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联合16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持续推进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及时总结推广阶段性经验做法。印发“互联网+殡葬服务”行动方案,推进殡葬信息化建设。《殡葬管理条例》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推进婚姻免费登记服务,部署开展了全国婚姻收养工作规范化检查,推动部门信息共享,婚姻收养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民政部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发挥好民政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健全低保对象认定办法,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深入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农村低保经办中腐败和作风问题,指导地方提升农村低保规范管理水平,进一步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持续深化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加快完善养老机构监管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信息台账与定期探访制度。进一步推进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确保服务质量隐患问题整治到位。推进《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出台与宣传贯彻,指导各地研究衔接措施,推动形成养老机构分类分级服务标准及监管机制。持续推动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着力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加强社会组织事中事后监管,加大“互联网+”在社会组织“放管服”改革中的运用,推动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指导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地区稳步推进各项试点任务。发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推动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指导各地推进困境儿童基本信息录入工作,建立健全困境儿童基本信息台账。持续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示范创建活动。推进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工作,增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功能,健全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入库,推动国家标准地名图录典志编撰工作,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总结表彰。继续推进《殡葬管理条例》修订工作,研究制定加强殡葬行业监管的政策文件,加强婚丧礼俗改革指导,推动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和信息化建设。(来源:民政部网站、中国民政 )
近年来,我国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大力支持市场力量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例如,在养老服务领域对外资全面放开;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支持社会力量通过PPP、公建民营等方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积极推动养老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拓宽社会资本融资渠道等。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由社会力量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占比已上升至47%。
养老服务政策释放了良好政策效应。养老服务网络广泛覆盖,养老服务主体更加多元,养老服务投入大规模增长,养老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发挥了兜底线保基本的关键作用。民办养老机构已达1.57万家,3000余家公办机构实行公办民营,社会和市场力量广泛参与,已成为养老服务的举办主体。许多大型国有企业、保险机构正在积极布局养老市场。国(境)外企业正在抢滩中国养老服务市场。
伴随着慢性病等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国民健康水平偏低;传统健康养老方式和资源配置手段面临巨大挑战等,目前普适性和个性化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加快应用普及;智慧健康和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日益成熟;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在智慧健康养老领域融合应用。
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明显高于其他年龄人口,需要得到专业的、适宜的、便捷的医疗和护理服务。而当前医疗服务体系还是以应急、救治为主,需要向预防为主、急慢分治、注重慢性病治疗等方面转变,迫切需要加快长期护理相关制度设计和实践探索。此外,还要建立和完善综合连续的整合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强化医养结合政策的落地与实施,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等。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黄胜伟最近在一次论坛上表示,我国养老服务政策体系还处于建立和完善的关键阶段,还存在顶层设计不完善、政策体系不健全、政策力度不太足、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下一步,还需要根据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以实现人人老有所养为目标,以经济困难、高龄、失能、失独等特殊困难老年人为重点,以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为关键,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支付保障政策、养老服务供给政策、养老服务评估政策、养老服务监管政策等。
其实,我们不难看出,自17年以来,监督、监管、标准化变成了养老服务的常态,以后更会如此,门槛低了,但是要求高了!
为“互联网+养老”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