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现场直击】处方外流:机遇还是画饼?


“处方药品流通渠道长期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而社会药店在药品供应保障能力、药事服务能力方面尚有差距,我认为,未来药店应该从处方获取能力、品种运营能力、药事服务能力等角度入手,让处方‘流得出,接得住’,顺应医改、服务患者,从而实现药店发展新突破。 ”11月29日,在“处方外流:机遇还是画饼?”互动论坛上,中国药店管理学院广东分院秘书长、广东葵花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游永平谈道。


包括青岛同方药业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元喜,千金大药房总经理罗凯,中国药店管理学院北方分院院长、辽宁丹东老天祥大药房董事长李晓峰,中国药店管理学院亿连锁药店俱乐部执行秘书长吕智琳以及中国药店管理学院副院长、香雪制药控销事业部总经理杨伟雄等多位嘉宾就“处方外流”等问题分享不少“干货”。


“处方外流:机遇还是画饼?”互动论坛


画饼充饥还是真正利好?


随着医改的深入,医疗机构处方外配已成大势所趋,也成了药品零售行业的最大关切。但是药店是否有专业能力有资质去承接处方外流,在一定程度上各方都有疑虑。处方外流牵涉到医院或者说医生的收益,药企的市场策略,流通企业的经营结构,药店的市场规模,患者的购药习惯,药品的流通渠道变化等,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问题。说了这么久的处方外流,到现在却依然存在很多障碍,对药店而言,处方外流到底是机遇还是画饼充饥? 


王元喜:处方外流无疑能为药品零售市场带来巨大的利益与利好,如何做好相关准备,将决定各连锁药店能走多长、能走多远。作为立足青岛的中型连锁,青岛同方在2018年也重点关注这方面信息,一方面我们期待与更多平台合作,尽快使医疗机构的处方能够流出来,另一方面我们也与品牌工业加强沟通互动,通过合作提升药店的药事服务与专业知识,使流出来的处方在零售药店接得住。为了有效落地相关工作,我们在今年更是专门成立院外市场部门,并建设了20家位置很好的院外药房,以促进相关业务的推进。


罗凯:对于医院的处方外流,可用八个字概括:“大势所趋,道路曲折”。新医改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安全、看病方便”的问题。处方外流涉及到很多环节的协调,也涉及相关的配套措施,短期内很难顺利完成的。从中长期来看,我个人谨慎看好;从短期来看,还比较复杂,关键在于相关部门的改革决心和医院以及药店的能力。未来在商品方面,希望工业企业能给予我们药店大力的支持。 


李晓峰:处方外流对社会药房是巨大利好,随着政策不断加强和释放,一定会出现更多的增长,同时药店也需要做好准备,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实际上处方药在药店销售原有的基数非常小。


吕智琳:从经营角度讲,处方药占药店销售30%左右,而毛利只能贡献20%,有量但不赚钱。因此建议连锁先把手上的处方药的销售与利润做到相匹配,其次是模式上,DTP是可遇不可求的,或许可以转换思路把院外营销做好,用其他方式来承接医院流出来的处方也未尝不可。


杨伟雄:众所周知处方外流产生是一个大趋势,其产生的关键原因是医改想要破除“以药养医”机制,并陆续推出医保控费、零加成、控制药占比等政策,目的就是让医院将工作重心医疗本质,弱化药品对医生医疗行为的影响。


哪种模式最适合药店发展?


处方外流牵涉到医院或者说医生的收益,药企的市场策略,流通企业的经营结构,药店的市场规模,患者的购药习惯,药品的流通渠道变化等,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模式是最适合药店发展的?


王元喜:处方外流虽然能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但我相信并非每个企业都有机会抢到这一蛋糕,具有处方药优势的品牌企业会选择优质的连锁进行合作,因此强化与品牌工业的沟通,并不断发展自身企业规模,或许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罗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推动医院处方外流、怎么解决处方来源的问题。医院的处方外流可能要分为几步走,第一步是政府搭台,借助中介机构,院外首先有几个连锁进行合作。其次,承接处方外流的方式可能在全国要有多重试点模式,成熟后才能全面推广。


李晓峰:我认为承接处方外流有3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如何把医生的工作做好?二是药店是否有专业的承接功能?三是工业的定点考核。处方外流必须搞清楚几个点:一是必须在医院内开完处方,才能流出;再者从患者角度来说,在院内药房或医院周边药房购药更为方便。另外,近年来,不少外资企业纷纷聚焦院边店,这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吕智琳:其实不能说哪种模式就最好,我觉得建立良好的工商合作关系更为关键,而不是只停留在模式上,工业有资源、渠道,连锁要紧密联系,共同搭建平台。


杨伟雄:处方外流不仅是政府行为,其实也是一个市场行为。零售药店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做好规划,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


药店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正是看到政策的积极风向,一心堂、益丰、老百姓、大参林、国大药房等各大连锁都在积极布局处方外配,强调专业服务能力提升,为处方外配做准备。药店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王元喜:首先要有院外的药店,其次是有专业的人员承接得住,第三是与品牌工业、区域消费者,甚至医疗机构的从业者有充分的沟通,是企业品牌在区域内得到市场认可,才能为处方外流打好基础。


罗凯:我认为医院的处方外流是一个系统工程,比如首先要搭建好平台、药店要具备承接处方外流的资源和能力等,几个系统同时做好,否则很难成功。全国45万家药店肯定不会都能承接外流的处方,能够承接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好准备,提前布局。


李晓峰:发展处方外流需要“天时地利与人和”,当中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外部资源,即必须要有政策支持、工业资源的支持还有医生的资源;另外内部资源则是药店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好专业的药学服务和患者的渗透度。


吕智琳:一是协议关系难,要处理好与慈善机构的协议关系;二是品种难,要处理好与工业的签约关系;三是执业药师难,所以要提前布局。


杨伟雄:为了筛选出能顺利承接处方的零售药店,政府推行各种政策(如分级分类管理)来加强对药店的监管,而零售药店通过各种方式修炼内功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然而,现实总是过于骨感,医改各项政策推行至今,鲜少有处方能真正流入社会药店,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缺乏市场因素去刺激医院端,让医院有动力放开部分处方。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