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关于萝卜的说法非常多,例如“萝卜不能同人参一起吃”,因为萝卜会抵消人参的滋补之力;然而有些地方又说萝卜相当于一棵“小人参”,似乎萝卜还有补益的功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相互矛盾的说法呢?
原来,这和萝卜的吃法有很大关系。《雷公炮制药性解》中认为萝卜“味辛甘,性温”,而且“生者下气……熟者补脾,多食滞气,以甘多于辛也”。生萝卜味道辛辣,辛味偏散,有泄气的功效。古时候有个治疗急性流鼻血的偏方,就是直接喝生萝卜汁,取它降气泄火的作用。而萝卜煮熟后,辛味大半去掉了,变成以甜味为主,甘能补脾,萝卜便具有一定的“补脾”功效。因“甘能令人中满”,所以煮熟的萝卜吃多了会出现腹胀、放屁的情况,这就是古籍里说的“多食滞气”了。如果要利用萝卜“辛散泄气”的功效,中医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那就是用它的种子来入药,也就是莱菔子。
传说清代的慈禧太后有一年做寿的时候吃多了糕点,自觉腹胀乏力,便请太医诊治。这其实是由食积引起的,但当时的达官贵人都崇尚温补,何况是慈禧太后,哪个太医敢给她开泻药呢?于是医生还是开了含有人参的滋补方,结果越补越差,慈禧太后反而出现头晕胸胀的情况,甚至还流起了鼻血,不得不贴皇榜招民间良医诊治。有个医生得知了此中原因,于是献上了自制的“小罗汉丸”,慈禧吃了几天就好了。其实,这所谓的“小罗汉丸”就是用莱菔子捣为细末做成的。
细解本草
莱菔子性味与萝卜类似,但作为它的种子,莱菔子的味道尤其辛辣。萝卜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多数是在夏季种下,立冬后萝卜经过霜降,根部长得最为饱满,此时收获最好。古人见萝卜必待霜降节气后天气变冷才最终成熟,可见它偏好自然界中的“秋降”之气。再加上它的根部向下长得较深,有“下气”的作用,因此萝卜可用于消食。而莱菔子则基本没有萝卜根的甜味,味道异常辛辣,“降气”的功效比萝卜更强,还兼能化痰。
本草功效
中医里有一条降气化痰的名方叫“三子养亲汤”,这三子就是: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据说曾有三位士子向一位医生求医方,说是家中双亲年事已高,咳嗽不断,咯痰连连,然而又年老体弱不可用猛烈的化痰药。于是医生便选用这三味较为平和的种子类本草,组成了一条化痰止咳方,并取“子以养亲”之意,命名为“三子养亲汤”。莱菔子生用的话辛散的药性稍显猛烈,因此该方中多用炒莱菔子。
活用本草
莱菔子味道辛辣,一般较少用来做药膳,用得较多的还是莱菔根,也就是萝卜。同时,生吃萝卜也有一定风险,因为它含有一定量的芥子油,大量摄入有中毒可能,煮熟挥发后就无此危险了。下面就介绍一道和萝卜有关的简单膳食。
萝卜干排骨汤
材料:老萝卜干30g,白萝卜300g,排骨400g,生姜数片,芫荽1-2棵,精盐少许。
做法:排骨斩块,洗净后加入姜片,先焯一遍以去血水;萝卜切块,老萝卜干切丝,同排骨加入汤锅中,煮开后转小火煮半小时左右,加入切小段的芫荽,再加盐调味即可饮用。姜片可以减轻萝卜的“滞气”,萝卜制成萝卜干后更为暖胃开胃,且以色黑醇厚的老萝卜干最好,这是潮汕常用汤料之一,整道菜可以补脾养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