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末 采访史立臣
2月11日,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北京市大兴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对同仁堂(600085)“蜂蜜事件”的行政处罚结果。
滨海县市场监管局经调查认定,同仁堂所属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蜂业)部分经营管理人员在盐城金蜂进行生产时,存在用回收蜂蜜作为原料生产蜂蜜、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开出1408.83万元罚单。
大兴区食药局经调查认定,同仁堂蜂业2018年10月起生产的涉事蜂蜜中,有2284瓶流入市场,按照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没收违法所得11.17万元,没收蜂蜜3300瓶,并吊销同仁堂蜂业食品经营许可证。
至此,1400万元的高价罚单让发酵了两个月的同仁堂“蜂蜜事件”暂时落下了帷幕,但这百年老字号在公众心中却“变了味”。
屡登质检黑榜
“中华老字号”企业均是中国传统有影响力行业内的佼佼者。创立于1699年的同仁堂作为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早在康熙年间就定下了“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堂训”。以此来告诫后人恪守古训,不断精进,保持住百年的声望。
然而,这家三百年的老店在近几年屡屡被爆出质量问题,此次“蜂蜜事件”让同仁堂的品牌名誉遭遇了信任危机。
法治周末记者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食药监总局)官网中不完全统计,2018年同仁堂3次登上食药监总局的质检“黑榜”,主要涉及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
在2017年食药监总局发布的46份药品抽检报告的“黑榜”中,同仁堂更是以14次的上榜“成绩”位居第二,其中由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中药饮片有5次上“黑榜”,涉及杜仲、制没药、乳香、白矾、土鳖虫、远志等中药饮片。
不仅如此,同仁堂也常常出现在地方食药监局的“黑榜”上。2018年12月,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被内蒙古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点名;2018年9月,北京同仁堂海口药店有限责任公司三亚分公司被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点名;2018年4月,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分别被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点名……
其实,早在2013年,同仁堂就曾遭受连续的信任风波。当年1月,北京同仁堂总统牌破壁蜂花粉片,就被爆出非法添加药物成分甘露醇;4月,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地黄被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不合格;5月,香港卫生署公告称,一批名为同仁堂健体五补丸的中成药汞含量超标,要求同仁堂方面立即回收;同月,牛黄千金散及小儿至宝丸朱砂超标,成分含量分别是17.3%和0.72%,远超国际标准。
这些年,一轮又一轮的质量风波,让同仁堂百年老字号的信誉岌岌可危。
子公司过于分散
2月11日,在同仁堂针对“蜂蜜事件”作出回应发布的公告中称,子公司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存在用回收蜂蜜作为原料生产蜂蜜、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行为。
在2018年12月16日,同仁堂第一次回应“蜂蜜事件”时,违规使用过期蜂蜜的盐城金蜂是属于同仁堂蜂蜜产品的受托加工公司,称对其监管不力。很显然,代工加工是同仁堂部分产品的生产模式。
包括这次的“蜂蜜门”以及质检“黑榜”榜上有名的企业,无一例外都是同仁堂旗下的子公司或者“贴牌”企业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
目前的同仁堂主体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包括零售企业同仁堂商业和物流企业同仁堂安国加工,另外还有10个中药材基地,属于纵向涉及了中药产业链上中下游的龙头型企业。每家子公司是否都采用代工模式,目前还无法确定。
有媒体在“蜂蜜事件”后走访报道称,目前在北京同仁堂的部分门店中,还有不少受同仁堂委托,实际由其他厂家生产的“贴牌”产品。
对于同仁堂屡次出现质检问题的原因,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同仁堂企业自身的责任更主要,如果不是自己公司的产品就不应贴自己企业的标签。“企业应当自查,如果是自己公司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即使是上下游合作伙伴有质量问题也难辞其咎。因为作为老字号口碑企业,既然收取了品牌许可费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北京鼎臣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史立臣也提出:“作为口碑企业为其他公司‘贴牌’应当更加审慎。”他建议,接下来同仁堂应对自己的“贴牌”企业、子公司和代工厂进行一次排查梳理,解决其中内部的问题。
研发投入少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自2001年至2018年前三季度,这18年间,同仁堂对产品研发的投入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
按照历年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重来看,从2001年开始研发费用逐年递减,至2007年研发费用仅占营收费用的0.15%,2007年之后开始慢慢回暖,但比重并不高,平均研发费用占营收费用的0.49%。
同仁堂研发费用比例较低也被官方要求整改。北京市国资委官网上《中共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关于巡察整改情况的通报》曾要求,“增加科研投入比例。修订完善《科研管理办法》,明确创新投入比例,并制定创新投入考核指标,在2018年纳入经济目标责任考核”。
史立臣对同仁堂的研发情况也表示担忧:“如果大量投入研发,在中药创新、仿制药、生物制药等领域,就不会出现现在这些情况了。”他认为,同仁堂停滞不前也是老牌国企的通病,“国企的身份就确定了它的低运营效率,而且没有经营压力导致市场竞争力薄弱。”
同时,史立臣还坚信,同仁堂作为公众信赖的老牌国企,拥有庞大的资金资源、社会资源、政府资源、市场资源,如果能够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的意识,增强研发能力,百年老字号的口碑依旧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药品老字号的共同危机
中华老字号中,因产品质量问题陷入信任危机的不只同仁堂一家。
在2017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药品不合格信息中,云南白药(000538)因中药饮片不合格上榜3次,涉及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药饮片分公司生产的土鳖虫被查出性状不合格,菊花性状不合格,黄连检出金胺O存在染色问题,部分批次产品还存在总灰分、水分或含量测定不符合规定情况。
法治周末记者梳理发现,云南白药也不止一次被指存在质量问题。2016年5月,有媒体披露,“小儿宝泰康颗粒”用硫磺熏蒸过的浙贝作为原料,很多成品药中被检测出较高的硫磺含量,其中就包括云南白药生产的小儿宝泰康颗粒;2012年,云南白药两次查出存在问题,一是被广东省药监局查出云南白药大理药业的清肺抑火片(批号100726)存重量差异;二是四川省药监局查出云南白药胶囊(批号20110213;规格0.25g*16粒)水分不合格。
对于上述质量问题,云南白药所作出的回应,并没有让公众信服。
在史立臣看来,质量屡出问题对企业影响并不明显,“目前国内药品不合格的惩罚力度并不算大,违法成本低,对企业威慑力不足”。他认为,作为一家上市企业,逐利无可厚非,但如果为了压低成本忽视中药质量,那么老字号积攒下来的美誉度会大打折扣,中医药行业的口碑亦会受损。
而在研发投入方面,云南白药也陷入了和同仁堂一样的困境。据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云南白药研发费用占营收费用的0.40%,这一比例在2015年为0.48%。
刘俊海也表示,老字号更应珍惜品牌爱惜羽翼,一旦真的失去消费者信任,那么老字号的优势也会被逐渐透支。他认为,老字号企业更应该对市场存敬畏之心,慎独自律、见贤思齐、择善而从、追求卓越、改革向善,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