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视角的“肿瘤特医食品”
李苏宜 MD
肿瘤营养与代谢治疗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
(合肥 230031)
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代谢失衡常见状态包括,热量摄入严重不足,蛋白质摄入不足而需求大幅增多导致肌肉萎缩,机体组织修复的需求增高,发生以菌群多样性发生显著改变为突出表现的肠道菌群失调,微量营养素缺乏及电解质紊乱,机体处于高血凝状态。肿瘤特医食品在辅助治疗肿瘤患者肠道菌群失调、营养素缺乏的不良临床表现、癌性恶液质、高血糖、胰岛素抵抗、高血脂等肿瘤代谢综合征、高血凝状态、放射性肠炎,和辅助维护、修复肠功能障碍方面发挥着作用。
作为慢性病的肿瘤造成营养不良,就是疾病恶化、恢复缓慢、患者痛苦的根源。为满足肿瘤患者进食受限、代谢紊乱、消化吸收障碍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求,配制加工而成的配方食品,称作肿瘤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肿瘤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所提供的“营养支持与治疗”,可用于纠正癌性营养不良带来的后继不良反应。肿瘤的治疗康复过程,需密切关注患者营养状况,按时行营养状况评价与筛查,针对肿瘤患者所处的疾病阶段和肿瘤的不同位置,选择营养治疗与辅助的施用程度。营养治疗的地位等同于手术、放疗、药物治疗等抗肿瘤治疗,注重营养代谢治疗,就是减轻患者痛苦、节省费用、改善生活质量。
肿瘤特医食品的配方设计应针对肿瘤患者的不同病理生理学特点与代谢需求,在产品的能量密度、渗透压以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含量构成比例将均有所不同。即使同一种肿瘤也会因临床分期、分子遗传性征等的差异,发生各异临床表现和代谢异常状况。肿瘤临床针对特医食品的需求也是多样的,即肿瘤特医食品需要系列品种,以满足临床的多种需求。肿瘤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设计中需要满足的要求包括:
肿瘤患者能量消耗巨大,且热量摄入吸收障碍经常发生。务必保证患者获得充足的能量供给,防治营养不良发生发展。碳水化合物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糊精等,依据中国DRIs标准以及国标要求设计全营养配方食品,以及符合肿瘤患者代谢特点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并添加膳食纤维维护肠道功能。提供膳食纤维的原料主要有菊粉、魔芋粉、大豆纤维、低聚果糖、大豆低聚糖;
肿瘤是“氮”的陷阱,平均需氮量增幅50--100%。补充足量且优质的蛋白质的供给,帮助肿瘤患者补充机体消耗,维持机体健康。选择大豆蛋白等植物蛋白优于动物蛋白。对于肿瘤全营养配方食品,蛋白质的含量需要进行相应调整。针对疾病处于不同阶段时所需要的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差别,所以对产品进行配方设计时就需要区别对待。处于积极接受各种抗肿瘤治疗的患者,需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而对于康复期的患者,则需要适量相对减少特医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防止代谢负荷加重。不推荐氨基酸配方的肿瘤特医食品,因腹泻副反应过于强烈,临床难以接受。对于创伤、感染、手术及处于其他应激状态下的患者,增加以短肽方式的氮摄入量有利于组织恢复与伤口愈合;
主要为长链甘油三酯(LCT)、中链甘油三酯(MCT)或其他法律法规批准的脂肪。常用原料包括玉米油,葵花籽油。中链甘油三酯(MCT)因吸收快、不以脂肪形式贮存于体内、可快速供能等特点,在有效改善肿瘤营养不良代谢紊乱可发挥重要作用;
肿瘤细胞主要以有氧酵解的方式依靠葡萄糖来获取能量,对脂肪酸利用率很低。适当提高脂肪供能比,有效改善患者营养不良,保持细胞质量稳定。补充脂肪酸应选择单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选择添加少量的饱和脂肪酸,避免反式脂肪酸。肿瘤特医食品当中注意补充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ω-3脂肪酸和薏仁油脂。能够抑制肿瘤患者的炎性状态,缓解癌性恶液质进程;
选择维生素C、维生素E或硒等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营养素,每日摄入谷氨酰胺20-30g,持续5天及以上即可有助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谷氨酰胺可被研发为一种非全营养配方食品,作为氨基酸组件。由于肿瘤和肝脏是谷氨酰胺的主要消耗者,在肿瘤生长过程中,谷氨酰胺含量会下降。添加谷氨酰胺助力免疫力维护。精氨酸、亮氨酸等也是可添加的免疫营养素;
包括三种分子结构带支链的氨基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作为能量底物,外周被氧化作为能源,不增加肝脏负担增加能量摄入。是糖元异生底物,体内氧化与丙氨酸合成间有一个循环代谢机制,为机体提供大量能量。又是肌蛋白调节剂,可减少肌肉蛋白和肝脏等内脏蛋白分解,促蛋白合成,纠正负氮平衡;
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与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水溶性维生素,及矿物质对机体有不同的功能。在肿瘤全营养配方食品中应按照中国DRIs标准以及国标要求进行合理配比。除了前已述及的抗氧化补充剂外,肿瘤全营养配方食品中,一般不对其它微量营养素的含量做特殊设计。
附:肿瘤营养与代谢治疗科简介
2013年元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西区(又名,安徽省肿瘤医院)组建起国内首支专业诊治恶性肿瘤营养不良的整建制临床技术团队 ----- 肿瘤营养与代谢治疗科。团队组成以肿瘤内科医护为主体,增设临床营养医师、临床营养师、公共营养师、营养技师的技术岗位。在医院领导大力支持下和兄弟科室帮助下,现已完成肿瘤内科学与临床营养学两学科有机融合的初期探索,为肿瘤营养不良患者的诊治在国内树立了一种学科建设的新模式。
临床业务范围:肿瘤营养代谢诊断;营养不良患者抗肿瘤药物治疗(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肿瘤代谢营养治疗;癌性恶液质逆转治疗;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癌性肠梗阻内科诊治;上消化道癌性梗阻的内科诊治等。
学科创始人及带头人李苏宜博士,系临床医学教授、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临床肿瘤学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肠外与肠内营养分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肿瘤营养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肿瘤代谢与营养杂志副主编。
转载自:肿瘤代谢营养治疗
看完记得点个关注哦~小编谢谢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