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睡眠日。有调查数据显示,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此外,6成以上90后觉得睡眠时间不足,6成以上青少年儿童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
这些数据背后,中国人的睡眠到底怎么了?
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睡眠障碍率达27%。而中国睡眠研究会2016年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且这个数据仍在逐年攀升中。
6成以上90后觉得睡眠时间不足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发布的相关数据,90后睡眠时间平均值为7.5小时,低于健康睡眠时间,6成以上觉得睡眠时间不足。
其中,31.1%的人属于“晚睡晚起”作息习惯,30.9%的被访者属于“晚睡早起”,能保持早睡早起型作息的只占17.5%。
北京年轻人睡得最少,金融业工作人员睡得最差。《2018中国互联网网民睡眠白皮书》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压力大,北京的年轻人睡得最少,平均时长不到7小时。
金融业、服务业、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睡眠质量最差。尤其是金融业,睡眠质量低于整体水平67%。
工作压力大是影响睡眠质量的“罪魁祸首”,七成互联网用户受其影响。其次为生活压力、环境因素、个人习惯等。还有超过58%的网友表示,会牺牲睡眠时间完成最重要的工作。
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7.6小时
受失眠困扰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同时,人们用在网络上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
2018年,网民上网时间继续增加,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7.6小时,较2017年底提高0.6个小时。
其中,即时通信类APP用户使用时间最长,占比为15.6%。
如何判断是否“失眠”?
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制定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对失眠的定义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其诊断标准之一就是: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专业医生建议,可以通过3条标准来初步判断睡眠是否理想。
睡眠的时机
在什么时间睡觉很关键,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晚上10点睡觉是最好的,过早或过晚睡都不科学。但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有了很大改变,晚睡是一个普遍现象,那也应尽量不晚于12点睡觉。
睡眠的时长
通常,7个小时到8个小时是满足成年人生理需要的睡眠时长。如果一个人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或超过十个小时肯定就会有问题。同时,人的睡眠是连续性的,不能是一天24小时中拼凑起来的七八个小时。
睡醒后的感受
醒来后感觉神清气爽,那就证明睡好了。反之,醒来后感觉困倦、乏力、烦躁、不能集中精力、工作能力下降等,就说明没睡好。如果出现了这些问题,且无法缓解、克服,就要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采取措施干预。
失眠到底有什么影响?
医学认为,睡眠障碍包括了“睡不着、睡不醒和睡不好”三大类90余种睡眠疾病,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生产安全和生活质量。
科学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导致记忆力明显下降,伴随神经元细胞营养不良、萎缩,乃至凋亡,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直接相关。
如何保障睡眠质量?
一个人一天的睡眠时间应该有多久?怎样能提高睡眠质量呢?
2015年,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针对不同年龄层给出了睡眠指导建议:
新生儿每天睡14至17小时,3至5岁儿童睡10至13小时,6至13岁学龄儿童睡9至11小时,14至17岁青少年睡8至10小时,成年人睡7至9小时,65岁以上老人睡7至8小时。
医生建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睡眠质量:
注意改善睡眠环境,让睡眠环境更加舒适、安静、黑暗。
有睡眠障碍的人群要少喝茶和咖啡,晚饭不要吃太油腻,不要吃得过饱,晚餐适当多吃点碳水化合物,睡眠会更好。
白天适当运动、晒太阳也有助于睡眠。
睡前一小时尽量不要再使用电子产品,可以选择听音乐、看书来替代刷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