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小暑过后,全年最热的三伏就到了。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入伏,伏天是雨水集中,地表热量持续积蓄到最多,成为全年最热的日子。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小暑节气,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盛夏中,有些人喜欢光着上身乘凉,认为赤膊凉爽,其实未必如此。当气温接近或超过人的体温时,赤膊不但不凉爽,反而会感到更热。
当外界温度超过37℃时,体温主要靠皮肤蒸发散热;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使人感到更加闷热。同时,紫外线既容易产生热量,又容易造成晒伤,可以选择适当穿些衣物,一来可隔热,二来阻挡紫外线的照射。
绿豆汤、冰淇淋、西瓜、小龙虾……到底吃点什么才有益健康呢?
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夏天将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夏季因吃小龙虾引起腹泻者屡见不鲜,夏季湿热环境,使寄生在小龙虾身上的病菌大量滋生,食用后容易中毒。且小龙虾属寒性食物,多吃易伤脾胃,摄入过多蛋白质,也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建议每次食用最好不超过半公斤。很多患者吃过小龙虾后还大肆吃冰淇淋,使得疾病隐患更大。
暴饮暴食和过量饮酒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发现症状要立即到医院治疗,切勿自行服用止痛药片,以免掩盖病情。健康人群每天喝啤酒最好不超过10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