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药店智汇】药店必学!秋季常见病——唇炎!


作者:徐乃佳

秋季空气干燥,人的皮肤容易处于缺水状态,口唇亦是如此,由此引发皮肤瘙痒症、慢性唇炎等。


其中慢性唇炎在秋季十分常见,它是唇黏膜的慢性、浅表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唇红干燥、发痒灼痛肿胀、脱屑、皲裂及渗出结痂为特征,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


病因

病因至今尚不明确,可能与某些慢性长期持续性刺激因素有关。


如风吹日晒,寒冷,干燥,局部刺激,不良习惯(舔唇、咬唇),嗜好烟酒、烫食和对唇膏、口红、漱口水、食物、药物等过敏有关,也可由唇部的急性炎症发展而来。


另外,口腔卫生不佳可能也是慢性唇炎的发病原因之一。


临床表现及诊断

1临床表现

慢性唇炎按临床表现可分为干燥脱屑性唇炎和湿疹糜烂性唇炎。


干燥脱屑性唇炎多见于30岁以下的女性,以唇部的过角化和脱皮为特征,表现为唇部异常的黄色过角化的痂皮或厚的血痂,上皮变薄并塌陷,可伴有不同程度疼痛,严重者可糜烂,伴脓性分泌物,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自愈,但会复发并持续数年。


湿疹糜烂性唇炎以唇部反复糜烂、渗出、结痂、脱痂为主要特征,可为黄色薄痂、血痂或脓痂。与干燥脱屑性唇炎相似,可能会自愈,但会复发。


2诊断

病程反复,唇部有反复干燥、脱屑、渗出、结痂、疼痛肿胀等症状,并排除一些如光照、过敏等导致的唇部病损即可诊断。


中医辨治,病位在脾、胃和肾

慢性唇炎在中医学属唇风范畴。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就是说脾有将摄入的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的功能,其功能的强大与否反映在口唇上,可见关系密切。

而胃的经脉从口唇经过,故唇部病变与胃的关系也很大。


根据五行学说,脾胃一旦发生病变,时间长了就会伤及肾阴。


西医用抗生素、激素、维生素 A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店员可针病变部位脾、胃和肾,辨证论治推荐中成药。辨证论治对共分四型:


1胃经风火

急性发作,发病迅速,唇部以焮红肿胀,干裂疼痛,甚则渗血渗水,如无皮之状为特征,伴有口干口臭,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的症状。


辨治思路:过食辛辣炙烤之品,胃腑积热化火,复受风热外邪,风火相搏,循经脉上炎,熏灼唇部,津血郁滞而致病。


注意有口干口臭,大便干,小便黄及舌红苔黄或黄腻等胃火炽盛之象。


治宜清热泻火,凉血疏风,防风通圣丸口服。


2脾胃湿热

唇部以色红肿胀,烘热瘙痒,甚至渗液糜烂为特征,伴见口苦,口干不欲饮,食欲差,心烦,小便短赤,大便黏臭,舌尖边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辨治思路:饮食不节,忧思伤脾,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湿蕴化热,湿热内生, 湿热之邪循经上扰口唇则口唇湿烂。


湿热下注肠道,故大便黏臭;下注膀胱,故小便短赤。舌尖边红、苔黄腻为湿热蕴结之象。


治宜清热除湿,健脾化浊,黄连清胃丸口服。


3气虚风盛

此型病程较久,以唇色淡红肿胀,干燥脱屑,时轻时重,干裂渗液为特征,伴见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肌肉消瘦,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辨治思路:若素体虚弱,或劳累过度,或久病体虚,或饮食失调,导致脾气不足,运化乏力,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则水湿内生;复感风邪,风湿上扰口唇而发病。


需注意伴有气短乏力,食少便溏及舌淡、苔薄白等脾气亏虚之象。


治宜健脾益气,参苓白术丸口服。


4津亏血燥

以唇部色红,干燥灼热,反复结痂脱屑,甚则皲裂渗血为特点,伴见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淡红或嫩红,少苔,脉沉细。


辨治思路:因过食香燥食品,致脾经长期蓄热,耗损阴血;或思虑伤脾,抑郁伤阴,阴血亏虚;或热病后期,劫伤阴液,阴伤未复,唇失濡润而致病。


阴津不足,常有阳亢表现,故见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淡红或嫩红、少苔为津液不足之象。


治宜滋阴生津,养血润燥,麦味地黄丸口服。


最后要提醒的是

在摄护方面,必须注意要改善一些生活中的不良嗜好,如减少烟酒的刺激,少食辛辣厚味,戒除舔唇、咬唇、揭剥唇口鳞屑等不良习惯。


多吃新鲜蔬果,多饮水,可以配合服用复方维生素片,外涂红霉素软膏等方法。



精彩回顾:点击文字阅读即可

维生素B2这么厉害!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POP怎么写?专业老师教你如何用POP吸客!

126种秋季药品一句话营销!药店人学起来!

25种中药饮片适用症状及禁忌+12种小组方!


▶长按3秒关注“药店智汇”,关注最新药店干货热文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