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正清学术】风湿热


风湿热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 RF)是A组乙型溶血链球菌感染上呼吸道后发生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全身结缔组织的病变,以关节、心脏、皮肤受累最为显著,偶可累及神经系统、血管、浆膜及肺、肾等内脏。


临床上多表现为关节炎、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舞蹈病等。部分患者急性发作后常遗留轻重不等的心脏损害,特别是瓣膜炎症的反复发作可形成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本病常因居住拥挤、营养低下、治疗条件缺乏等溶血链球菌感染而引起。冬春阴雨季节、潮湿和寒冷是重要的诱发因素。我国本病发病率约在1%0以下。

    中医学无“风湿热”病名,但有关本病的理论认识及治疗经验极为丰富。以关节炎症状为主者,可归属于“热痹”范畴,以心脏炎为主者则属“怔忡”、“心悸”、“心痹”范畴。“热痹”之名始见于《内经》,指出“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热痹。”历代医家认为“热痹”的产生,多因直接感受火热之邪,或风寒湿邪郁久化热,或脏腑功能失调如阳热体质,或阴血亏耗而致,亦有提出因痰火阻络而引起。

    本病多发于冬春阴雨季节,潮湿和寒冷是重要的诱发因素。过去认为北方气候严寒地区发病率高,近年的报告显示我国南方患病率高于北方某些地区,可能与天气潮湿有关。男女患者比例相当。初次发病常侵犯儿童及青少年,以9~17岁比较多见。发病人群与生活条件有密切关系。居住环境过于拥挤、营养低下、医疗条件缺乏,有利于溶血性链球菌的生长繁殖和传播,易导致本病的流行。

    过去本病在西方发达国家流行曾相当严重,在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学龄儿童风湿热的发病率为710/1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病率高达3‰~14‰,成为一个严重的医疗保健和社会问题。进入50年代后,风湿热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50~1969年儿童和青少年风湿热的年总发病率在17~35/10万,而1971~1981年为0.2~1.88/10万。随着风湿热发病率的下降,学龄儿童风湿性心脏病的患病率也下降至0.5%0。虽然20世纪70年代以来本病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病率有大幅度下降,但在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东南亚诸国、非洲和南美洲的广大地区,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仍然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1978年报告这些地区风湿热的发病率约为100~150/10万,由于风湿热的发病率维持在高水平,风湿性心脏病的患病率约为1~15%0,估计发展中国家每年风湿热的初发病例在100万~200万,其中相当比例的病人以后会发展为风湿性心脏病

    在我国大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本病明显减少。据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1980年在广东省番禺调查,学龄儿童风湿热的检出率为83/10万,风湿性心脏病的患病率为1.09%0。该所1986~1990年大规模调查的情况显示,风湿热发病率从33.74/10万下降至22.3/10万。1992~1995年我国大陆中小学生风湿热流行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本病年发病率为20.05/10万,其中四川省高达34.68/10万。在台湾,1969~1970年学龄儿童风湿性心脏病的患病率为1.3%0~1.4%0, 1983年下降为0.7%0。以上数据表明,我国风湿热的发病率和风湿性心脏病的患病率虽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但仍明显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值得继续重视。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本病在西方国家出现新的局部地区性流行。如1986年美国盐湖城出现了暴发性流行后,相继又有7个以上的地区发生了新的局部流行。1986~1987年意大利米兰郊区一个管辖13万人的医院发现病例比过去10年前增长6倍。澳大利亚一农村卫生中心1987年报告该地区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发病率为7.9%0~12.3%0,与高发病率的发展中国家相近。可见对本病的流行情况仍需密切监测。

内容摘自:《正清风痛宁研究与临床应用指南》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