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心急的爸妈为让宝宝长得更快更好,过早添加辅食,或过早添加宝宝暂时还不适宜吃的辅食,从而导致消化系统不良甚至过敏,反而耽误了生长发育。到底哪些食物不宜过早吃呢?
4~6月龄,别自制米糊。这个月龄段,宝宝通常以米粉等糊状食物做辅食。有的家长觉得自制米糊安全健康,但其含铁少,能量密度较低,小麦制品还易引起过敏反应,因此建议8月龄后再添加自制的米糊,此时去超市选购大品牌的米粉比较好。蛋、肉类、鱼虾类等高蛋白食物,需要在6个月后再添加。果汁对6个月内的宝宝来说,没有什么营养益处,也建议在6个月后再添加。
7~8月龄,别吃菠菜、萝卜。这个月龄段的宝宝如果没有过敏反应,就可以添加接近成人食物的辅食了。但有些蔬菜含氮量较高,如菠菜、甜菜根和萝卜等,可能会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导致宝宝出现心动过速、腹泻和呕吐等症状,添加时需控制频率和量,出现以上症状后要立即停止食用并去医院检查。鱼类含汞量较高,不适宜添加(如长鳍金枪鱼);一些含汞量较低的虾、淡水金枪鱼、三文鱼、鳕鱼和鲶鱼等,更适宜给宝宝食用。水果类,建议给宝宝吃新鲜水果或纯果汁,而不是果汁类饮料。每日摄入的果汁类不宜超过180毫升,以免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引起营养不良;苹果、梨子、西梅和樱桃等含山梨糖醇较多,过多食用可能引起腹泻、腹痛和腹胀等症状,要注意控制食用量;蛋类中的蛋白部分由于蛋白质含量高,宝宝可能无法消化或引起消化道症状,建议一岁后再食用。
9~12月龄,少吃热带水果。这个月龄段,谷类摄入可适当增加,但不要添加盐、糖等调味品。芒果、菠萝和猕猴桃等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水果需谨慎添加;荔枝、龙眼等含糖量很高的水果也要少吃,尽量一岁以后再添加;要开始鼓励宝宝与爸妈一起同桌吃饭,并鼓励宝宝自己拿食物进食,这样不仅能增加宝宝的进食兴趣,还能培养其手、眼协调能力和独立能力。
1岁后,避免垃圾食品:宝宝的食物选择可以逐步向成人靠拢了,更加多样化,也可以开始适当添加盐、糖等调味品。但不要给孩子随便吃保健品、蜂蜜等,因为可能含有激素;油炸食物、膨化食品营养少,所含食品添加剂较多;各类果汁饮料、乳制品饮料和碳酸饮料,含糖量高或含有咖啡因及各种添加剂;蛋糕、冰淇淋和巧克力等甜食,都不适宜给孩子吃。
儿童营养不良如何预防
(一)儿童营养不良的表现
1、蛋白质缺乏:临床容易疲劳,常伴有贫血,小儿体重减轻,生长发育迟缓,以及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下降等。
2、脂肪缺乏:小儿容易患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的缺乏等。
3、糖类缺乏:小儿容易发生低血糖,临床常表现为疲劳、生长发育迟缓。
4、钙不足:小儿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骨骼牙齿发育异常,有些患儿可发生低钙抽搐等。
5、磷不足:小儿常有食欲不振,临床易发生软骨病,表现为骨骼和牙齿发育不正常,严重的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6、钾不足:小儿常出现肌肉无力,严重的可发生心律失常。
7、食物纤维不足:临床常表现为便秘等。
(二)儿童营养不良怎么办
1.治疗期间宜予以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或维生素b族等药物。其他辅助治疗如苯丙酸诺龙25毫克,肌肉注射,每周二次,同时给予足量蛋白质类饮食。
2.取黄鳝鱼1条,鸡内金10克。将鳝鱼去内脏,切块放碗中,加鸡内金,蒸熟后食用。
3.红薯叶30克,鸡内金10克,煎汤,调味服。
4.一般认为婴儿期以牛乳加蔗糖和植物油为最好的食品基础。年龄稍大可根据当地习用食品加添固体食物以提高热卡供给,如无腹泻、呕吐,早期即给予每天每公斤190热卡,逐渐增至200热卡。不能耐受乳糖者忌用乳类。
5.针刺肝俞、胃俞、身柱,用短促强刺激,不留针。
(三)如何预防儿童营养不良
1.要加强营养指导,鼓励母乳喂养,母乳是小儿最完善的食品,提倡母乳喂养,注意喂养方法,按年龄及时添加辅食,掌握先稀后干,先素后荤,先少后多的原则。1岁左右断乳,给予易于消化而具有营养的食品。母乳不足或无母乳者,应补以含优质蛋白的代乳品(牛、羊奶、豆浆、鱼肉等),防止单纯以淀粉类食品,炼乳或麦乳精喂养。较大儿童应注意食物成份的正确搭配,适当供应肉、蛋、豆制品,补充足够的蔬菜。
2.要重视体格锻炼纠正不良卫生及饮食习惯,饮食定时,保证充足睡眠。幼儿要注意户外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增强体质。
3.要积极防治疾病预防传染病,消除病灶,矫治先天畸形等。
4.婴幼儿体重增加迅速,从出生到2岁阶段,应按生长监测要求的次数进行体重的监测,并记录在生长监测图上。同时,通过识别生长监测图中曲线的变化,早期发现体重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