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茵陈】春季养生之良药


此平台由广东绿恒制药有限公司打造,普及中药知识,是绿恒人一份社会责任!


目前正值春季,以前小编反复提到,春季养生的重点是养肝、疏肝。所以,今天小编给各位介绍一种常用于养肝、清肝热的中药——茵陈。

茵陈,又名绵茵陈、茵陈蒿,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与我们熟悉的青蒿、茼蒿是同一类植物,但不同物种。青蒿、茼蒿都是一年生的植物,而茵陈是多年生的。尽管茵陈的叶、茎在冬季都会枯萎,但其根不死,到了春季就会因陈根而生,所以叫“茵陈”。



茵陈在我国广泛分布,不过主产区为陕西、河北、山西等省,其中又以陕西产的质量最佳,称为“西茵陈”。

据说最早发现茵陈的是名医华陀,当时他看了一个女病人,诊断她患的是“瘟黄病”。病情已相当严重,华陀也没什么好办法,只得让她回去自生自灭。谁知一年后华陀又遇见那位女病人,居然精神焕发像没病过一样。大吃一惊之余,华陀便问她吃了什么药治好的。那妇女说没吃什么药,因当时“三国”时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只能经常到山上采些野蒿充饥。华陀恍然大悟,原来这野蒿可以治瘟黄病。于是茵陈这种药材才流传开来。



茵陈以干燥的茎叶入药,而茵陈的药用价值与其采收时间有关。春季清明前后是采收的茵陈的最佳季节,此时采收的茵陈还是嫩苗,叫“绵茵陈”。过了这个季节长成了“蒿”再采收的叫“茵陈蒿”。嫩苗正当初发,阳气较盛,等长大成“蒿”后阳气就逐渐减弱了。所以民间有俗语:“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绵茵陈多呈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

茵陈味辛、苦,性微寒,入脾、胃、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水,退黄疸等功效。主治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症。

茵陈一般以煎汤内服,常用剂量10~15克,最大剂量不得超过60克。



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茵陈含有几十种挥发油,并含滨蒿素、茵陈蒿素等药用成分。这些成分具有以下药理作用:

一、利胆作用:茵陈中的挥发油、滨蒿素、茵陈蒿素均在动物实验中显示明显的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

二、护肝作用:给用四氯化碳导致肝损害的实验动物皮下注射茵陈煎剂,可见动物肝细胞的肿胀、坏死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肝功能迅速恢复。

三、解热作用:动物实验显示茵陈蒿素具有明显的降低正常动物体温的药理作用。

四、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和抗凝血作用:主要是滨蒿素的作用,其扩张冠状动脉的原理与硝酸甘油相似。

五、降血压作用:药理学研究显示茵陈提取物的降压作用原理是中枢性降压和利尿。



六、抗菌、消炎作用:茵陈煎剂在体外显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氏痢疾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十几种细菌的抑菌作用。滨蒿素等还有消除水肿和止痛等消炎作用。

七、增强免疫力作用:茵陈可提高人体白细胞数量,增强T淋巴细胞的活性,参与人体免疫调节,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力。

因为茵陈具有养肝、护肝、清肝热的功效,正是春季养生的最好选择。除了在《惊蛰养生》中小编已介绍的“绵茵陈煲鲫鱼”之外,小编再给大家介绍几个茵陈药膳方。


茵陈炒肉丝

【材料】茵陈嫩茎叶250克、猪肉100克、葱花10克、姜末5克。

【做法】将茵陈洗净,入沸水锅焯片刻,挖出滤干水分,切段;猪肉洗净切丝;将料酒、精盐、鸡精、酱油、葱花、姜末放入碗内,搅拌成调味汁;炒锅加油烧热,下肉丝煸炒至肉丝发白,倒入调味汁,炒至肉丝入味,再投入茵陈,炒至入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和中利湿。适用于食欲不振、小便不畅、大便溏泻等症。



茵陈蜂蜜茶

【材料】茵陈1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茵陈用冷开水适量浸泡片刻,然后倒去冷开水,再加入蜂蜜和开水,浸泡饮服。

【功效】一般人群可疏肝、养肝,特别适合急性黄疸肝炎者。



凉拌茵陈

【材料】茵陈嫩茎叶250克、精盐、味精、白糖、麻油各适量。

【做法】将茵陈去杂质洗净,入沸水锅焯透,捞出滤干水,切碎;茵陈放入盘中,加入精盐、味精、白糖、麻油,拌匀即可。

【功效】利湿退黄、袪风明目。适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疥疮、两目昏花等症者。



清新茵陈茶

【材料】绵茵陈2.5克、广藿香5克、佩兰5克、金银花5克。

【做法】以上药材直接用开水泡茶饮服。

【功效】调理脾胃、清口气,最适合有口臭者



茵陈煮鸡蛋

【材料】茵陈15克、白茅根18克、柴胡5克、鸡蛋1只。

【做法】将茵陈、白茅根、柴胡等药材和鸡蛋洗净;置锅内加水适量,煮至蛋熟;除去药渣留药汁,将鸡蛋去壳放入药汁再煮约5分钟即可。此为一人一日量,喝汁吃蛋,连续吃3~5日。

【功效】清热去湿、利胆退黄。




良方须好药,绿恒中药,只配良方!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