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论文摘要 | 蒲元和胃治疗慢性胃炎伴糜烂黏膜修复机制的临床探讨


作者:王北京1 刘希双1 姜坤2 张丽3


试验目的

 通过蒲元和胃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 阴性慢性胃炎伴胃窦糜烂前后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 、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 Density,MVD) 的变化,初步探讨中药修复胃黏膜作用机制。



关键词

 中药; 表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慢性胃炎; 糜烂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参照2012-1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随机选择2013 11 月至2014 11 月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收治的符合慢性胃炎诊断标准的患者90 例,男49 例,女41 例。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蒲元和胃组( PYHW ) ,替普瑞酮组和雷贝拉唑组,蒲元和胃组患者中男18 例,女12 例,平均年龄( 43. 4 ± 12. 8) 岁,病史6  10 年。替普瑞酮组患者中男16 例,女14 例,平均年龄( 45. 2 ± 13. 0) 岁,病史8  9 年。雷贝拉唑组患者中男15 例,女15 例,平均( 42. 2 ± 10. 0) 岁,病史7  9 年。3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有可比

性。


1. 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

1) 慢性胃炎伴胃窦多处糜烂患者: 糜烂最大径线0. 5  1 cm,糜烂面个数3  10 个;

2) Hp 阴性者;

3) 男女不限,年龄30 70 岁。


排除标准

1) 消化系统及腹部手术患者

2) 治疗前4 周及疗程结束前服用其他治疗胃病的药物及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者

3) 有其他伴发病者

4) 对研究用药物过敏或有不良反应者。


1.3 治疗方法

PYHW 组患者口服蒲元和胃胶囊( 青岛华仁太医药业有限公司,0. 25 g /粒) 及外观、味道、剂量与雷贝拉唑及替普瑞酮相同的安慰剂,蒲元和胃3 次/d,4 粒/次,安慰剂3 次/d,1 粒/次,均饭后0. 5 h 温开水送服; 雷贝拉唑组患者口服蒲元和胃胶囊3 次/d,4 粒/次,雷贝拉唑肠溶胶囊( 济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 mg /粒) 2 次/d,20 mg /次,替普瑞酮组口服蒲元和胃胶囊3 次/d,4 粒/次,替普瑞酮胶囊( 卫材药业有限公司,50 mg /片) 3 次/d,50 mg /次。3 组患者疗程均为4 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1 周内3 组患者均按规定分别行胃镜检查并通过定标活检获取相应胃黏膜组织。胃镜主机为奥林巴斯CV-260SL 和内镜GIF-H260。


1. 4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1) 标本及处理: 胃镜检查时采用定标活检分别获取2 组患者胃黏膜糜烂处组织4 块,另距离糜烂边缘3 cm 以上非糜烂性胃窦黏膜4 块。治疗后复查时由同一内镜检查者分别于定标处再各取4 块标本。所取标本立即固定于40 g /L甲醛溶液,石蜡包埋备用。

2) 检测: 组织蜡块4 μm厚连续切片,切片采用PV6000 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操作方法及步骤严格依据试剂盒说明进行,并以PBS 代替一抗做阴性对照。所有切片由同一位操作经验丰富的病理科医师于同一实验室中进行。

3) 免疫组织化学评价: 以细胞染色范围及程度作为EGF 评分依据[4-5]。染色范围: 以阳性细胞着色范围为标准,无着色为0 分,着色面积< 1 /3 计1 分,1/3-2 /3 计2 分,> 2 /3 计3 分。染色程度: 无染色计0分,浅染色计1 分,深染色计2 分,2项评分之和≥3分为阳性,< 3 分为阴性。以CD34 作为检测标记。

4) MVD 评判标准: 按照Weidner 等校正方法,任何被抗体染色的单个内皮细胞或细胞团,不管是否形成管腔,只要与周围的微血管或其他组织界限清楚,都认为是1 个可计数的微血管。每张切片先在低倍镜( 100 倍) 视野下选出血管最丰富的区域,然后在高倍镜( 200 倍) 视野下计数5 个视野的微血管数,取其平均值。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 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PYHW 组及雷贝拉唑组、替普瑞酮组EGF 表达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YHW 组及雷贝拉唑组、替普瑞酮组的MVD 表达,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计量资料以mean ± SD 表示,以P < 0. 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EGF 表达情况的比较

EGF主要在胞质中表达( 图1、图2) 。PYHW 组、替普瑞酮组、雷贝拉唑组糜烂处胃黏膜治疗前后EGF 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 00% vs 56. 70%,16. 7% vs 46. 7%,13. 3% vs43. 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PYHW组、替普瑞酮组、雷贝拉唑组糜烂旁处胃黏膜治疗前后EGF 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 00% vs 26. 70%,13. 30% vs 16. 70%,16. 70% vs 23. 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1。

2. 2 MVD 表达情况的比较

PYHW 组、替普瑞酮组及雷贝拉唑组均对糜烂处胃黏膜MVD 上调作用明显,各组治疗后MVD 较治疗前升高幅度大( 图3) ,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对糜烂旁胃黏膜MVD 有不同程度的上调作用( 图4) ,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2。

 

3、结论

1、本研究结果表明3 组中的EGF 在糜烂处及糜烂旁处均呈阳性表达,但糜烂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糜烂旁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糜烂旁处2 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替普瑞酮组及雷贝拉唑组较蒲元和胃组没有显示出更大优势,由此推测中药蒲元和胃胶囊在通过调节EGF 表达在胃黏膜修复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本研究显示,3 组中糜烂处胃黏膜MVD 上调作用明显,各组治疗后MVD 较治疗前上调幅度大,治疗前、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组组间比较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中药蒲元和胃胶囊在增加微血管密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本研究表明,中药在促进胃黏膜修复过程中可能与EGF、MVD 有关。但蒲元和胃是多种中药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可能尚有其他因子共同参与治疗,仍需进一步实验验证。


文章出处:世界中医药,2016.10.11(10):1981-1985.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