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22日是24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冬至。冬至15日的三候为:“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冬至阴盛至极,昼最短而夜最长。但阴极则阳欲生,恰似“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的景象。
冬至有两个特点:一是阴盛于外,此时正进入数九寒天;二是“冬至—阳生”,纯阴中又孕育一点真阳。冬至乃阴阳转化之关键,为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气。故冬至养生要顺应阴盛于外,阳生于内的特点,把握阴阳间微妙的变化。
阴极阳生,阴中养阳
冬令主“藏”,冬至又是“数九”寒天的开始,故首要任务是保暖防风寒。因小雪后雾气流行,阳气本易外泄,若再感受较重的风寒,则引动肾气外出抗邪,扰动阳气之藏,易导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另外,冬至阴极阳生,也当阴中养阳,与此相应的是块根类食物。如红薯、土豆、山药、芋头、萝卜等,均可健脾益胃,阴中养阳。冬至后以寒冷天气为主,故饮食应偏于温热、补养阳气以抵御寒邪,可多食糯米、大枣、桂圆、芝麻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之物。但“秋冬养阴”,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品也不宜多吃。
冬至也是进补之时,但进补首先要符合“冬藏”的特性。其次根据体质的不同而进补。如阳虚可吃核桃、枸杞子等;阴虚可吃银耳、大白菜等;气虚服虫草、大枣等;血虚服龙眼肉、花生等。
冬笋、撮谷道、艾灸关元,冬至三宝
1、冬笋
中医认为:人为倮虫之长,为土气所化,而块根得土气最多,且藏于地下,与“冬藏”相应;同时“冬至一阳生”。符合这两种特性的要数冬笋。
冬笋属块根,藏中寓升,最适合冬至食用。其味甘性微寒,具有补肾益精、解渴除烦、消食豁痰、健脾通便、降脂解酒毒等功效,对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有食疗作用,还能预防便秘、结肠癌等病,诚为冬至之宝。但因其含草酸较多,易形成结石,故烹饪时最好先用开水焯一下。
2、撮谷道
“撮谷道”也是与冬至相应的一种独到的养生之术。“谷道”即肛门,为督脉所过之处,向上收提肛门具有固元通督之效,还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对痔疮、脱肛、便秘及冠心病、高血压、下肢静脉曲张等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做时随坐随卧,放松全身,以“吸、顶、撮、闭”为序,先吸气并收紧臀部及大腿,次舌顶上腭,再向上收提肛门,稍闭气,然后慢呼,每次20遍左右,每日3次为宜。孙思邈极为推崇此法,乾隆高寿也与此有关,故为冬至之宝。
这一养生秘法可以参看我院张磊昌博士的文章:最简单易行的长寿养生秘技,千万不要告诉别人!
3、艾灸关元穴
冬至为阴阳转化而阳生之时,艾灸关元穴正适此时。
因其位于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为小肠的募穴,脾经、肾经、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乃元气归藏之根。
艾灸关元穴可温阳散寒,除湿通经,健脾益肾等,可治一切阳虚、气虚症。若能在冬至前后四天共九天之中,艾灸关元则效果更佳,故亦为冬至之宝。每次灸的时间最好在40分钟以上,每日一至二次。
一阳初动处,来年生机时
冬至一阳初动,来年之生机有赖于此,故十分重要。此时阳欲生未生,故应从多方面养护其生机。
首先,重点在养心养藏。
要养宽厚仁爱之心,静神少虑,避免急躁发怒,勿妄耗神,保持心神调和。还要注意节欲保精,不妄作劳,忌过度劳心劳力,“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极久、卧不极疲”。
第二,起居动静有常。
合理安排起居作息,早睡晚起;合理运动,“动则生阳、静则生阴”,要动中求静,运动量不宜过大,宜八卦内功、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
第三、顺时奉养。
冬至天气寒冷,阳气伏藏,顺应这一变化,此时养生重点仍在于“藏”。除避免寒邪侵袭及饮食辛辣等之外,还要注意避免背部按摩、汗蒸等,防止阳气外泄,以养护来年之生机。
养生一荐
黄精桃杞膏:
配料:阿胶120g,黄酒250毫升,黄精、大枣肉、冰糖各100g、黑芝麻、核桃仁、枸杞子各60g、陈皮20g。
做法:先浸泡阿胶、黄酒一周,待阿胶呈海绵状,加水炖化,再加入其余配料,蒸1小时后搅拌晾成冻膏,每次服20毫升,日二次。有藏精纳气,调补精、气、神之功,为常人冬至进补之佳品。
江西省中医院肾病科(肾内科)
王茂泓
主任中医师
[擅长疾病]
擅长用传统中医方法治疗急性肾炎、慢性肾炎、缺血性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衰竭、原因不明的蛋白尿、血尿以及肾虚、脾虚为主的各种内伤杂病。
[坐诊时间]
总院门诊:周四上午、周五下午。 红谷滩国医堂坐诊时间:周二上午。
江西省传统中医中药研究会:
江西省传统中医中药研究会是经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省科协主管的省一级中医药学会,以‘博采众长,发展中医,知行合一,服务社会’为理念,主要从事传统中医药的研究、教育、宣传、推广及开发等工作,吸收了一大批有志于传统中医药的优秀中医药人才,目前研究会及其临床基地为更好地使用传统中医药服务社会,致力于现代文明病及疑难病证的研究与治疗。
注:本文作者王茂泓系江西省传统中医中药研究会理事长
江西省第五届膏方节
正在火热进行中
详请点击以下链接
▼
编辑:杨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