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冬藏”转“春生”牢记3件事

大寒,是冬节最后的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因“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由于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时机,也是冬天结束、春季到来的转折点。“身体养得好不好,开春就可见分晓”,记住下面这三件最重要的事,平安度过这一段最冷的时间,就能健健康康到明春!




第一件事

防寒



小寒、大寒期间,天寒地冻,寒邪侵人,易使人体气血流行不畅,血脉筋脉拘急,所以冬季是脑血栓、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关节痛、感冒等疾病的多发季节,保暖也就变得异常重要。


中医认为,头是各条阳经会聚之处,心为阳脏贯通胸背,寒易从脚而生,因此,头部、胸背部、足部是需要重点保暖的部位,年老阳气弱者更应注意。防寒一定要护好下面这4处!



头颈


头部是神经中枢所在地,中医讲为“头为诸阳之会”;而颈部脂肪少,又是劲动脉所在地,散发的热能较大。头颈受风寒侵袭,很容易诱发伤风感冒头痛,甚至心脑血管疾病。


民间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的说法。在寒冷的条件下,如果只是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体热就会迅速从头部散去。


建议:高领衣服、围脖等可以保护颈部。冬季外出一定要戴帽子,最好是能盖住前额的。头部出汗后不要立刻摘下帽子,应先到室内慢慢消汗,避免冷风直吹。



此外,每天清晨梳头百余次,使头皮微热,有利于头部经络气血通畅,促进诸阳上升,气血不衰。



腰背


后背是人体督脉的循行之处,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腰部是肾之腑,肾喜温恶寒,一旦它觉得冷就会立刻“闹情绪”,男性会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女性则容易月经紊乱、痛经等。


建议:腰背保暖最好的方式就是晒太阳,有太阳的时候,背对太阳而晒,可壮养人体之阳气,使全身气机调和畅达。


平时可用双手搓腰,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做50~100遍,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腹部


腹部是连接身体上下的枢纽,人体身上很多重要的穴位都在此,如神阙、气海、关元等。


建议:腹部保暖除了平时要保证穿着外,也可两手搓热后按摩腹部,来提高自身的驱寒能力。



双足


脚踝部有200多个穴位,是人体“小心脏”。而脚离心脏最远,供血少,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脚冷则全身冷”,寒气很容易从脚底侵入。


建议:每天用热水泡脚,促进周身血液循环,使全身都暖和起来。每次泡脚20分钟,水温42℃左右最佳,同时可按摩脚掌的涌泉穴,起到调理脏腑、舒通经络的作用。鞋袜最好保暖透气、吸湿性好。



第二件事

多吃温



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猪腰等,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能够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非常适合冬季食用。二十四节气养生歌讲到:“三九温补食药疗,固肾养心羊肉尝”,冬日家中不妨煮些山药羊肉汤、羊肉羹、当归山鸡汤等,都是此时温补的佳品。


“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性凉,有生津化痰、消食和胃之效,炖肉时不妨加几块萝卜,或搭配素炒萝卜丝、蒸萝卜糕等食用,可以防止冬季进补太过造成的脾胃消化不良。



第三件事

防干裂



冬季是手足皲裂症多发季节,不少人手指头、脚后跟裂口、出血,严重者甚至继发感染,疼痛难忍。


如果只是单纯的由于冬季气温低、皮脂腺分泌减少造成干裂问题,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保湿。不妨试试这几招:


1.减少用凉水的次数,避免皮肤因受凉而减少对皮脂的分泌。


2.晚上用热水浸泡手足后,涂上防裂油、甘油、凡士林等,再戴上手套或用塑料袋裹上,促进皮肤吸收营养。


3.每次洗手后都要涂抹护手霜。



4.有足跟开裂的,不妨试试橘子皮泡水。橘子皮3-5个,放入盆里加开水泡2分钟,先洗手再泡脚至水不热为止,每天晚上洗一次,连洗3-4天,手脚干裂粗糙就消失了。









※本微信号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著作权归原著作者所有。

本平台转载仅供网友免费分享,若有不妥之处请与本微信客服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长按上面二维码识别

        关注榆树市人民医院公众平台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