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
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为严重的后果。造成骨折的主要原因有:(1)骨骼强度减弱。骨质疏松症造成骨丢失,使骨骼的强度大大降低,在同等外力作用下(如外伤、摔跌等),疏松的骨质发生骨折的几率自然会增加。(2)骨的脆性上升而韧性下降。骨质疏松造成的骨丢失是以骨基质丢失为主,其结果是导致骨的脆性增加而韧性减低,因而在外力作用下,骨骼“宁折不弯”,易发生骨折。
常见的骨折部位:
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部位为腕部骨折、椎体骨折和髋部骨折,根据骨折的部位不同,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1、腕部骨折:这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当人要摔倒时,多会反射性地伸出手掌触地来支撑保护身体。这种骨折,非手术治疗均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即在局部麻醉下手法牵引复位,腕屈曲尺偏位固定一个月。去除固定后,经2~3个月功能锻炼会逐渐恢复正常。
2、椎体骨折:多发生在脊柱的腰椎及胸腰段部位的椎体。人体骨质疏松发生时往往首先累及脊柱的椎体,使椎体内起支撑作用的骨小梁在数量上变得减少、质量结构上变得脆弱。严重者的椎体像一座失去柱子支撑的空房子,徒有四壁。一旦受到外力刺激,如跌坐伤的发生,其疏松空虚的椎体很容易发生形态上的改变,即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这种骨折,一般会用椎体成形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对于早期、不完全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髋部骨折:髋部是下肢和躯干的连接部位。人在摔倒瞬间,下肢支撑、扭曲的力量会像杠杆似的作用于髋部,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很容易造成股骨粗隆或股骨颈骨折。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是,病人卧床,患肢呈外展内旋位持续骨牵引。也可以在受伤早期,接受外科内固定术是一个较积极的方法。
临床骨质疏松治疗的准确选择和有效实施,即骨质疏松的个体化治疗十分重要。骨质疏松治疗原则是:缓解骨痛、改善功能、提高骨量、预防骨折。治疗强调有目的、有计划、有监测。
1.防止跌倒:跌倒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最主要直接因素。80岁以上人群近50%每年至少跌倒一次。室内滑倒、运动跌倒和登高摔倒均是跌倒的重要因素。
2.调整生活方式:康复训练如功能锻炼必不可少,提高维生素D(可增加机体对钙的吸收)、钙的摄入、保持低钠和适合的蛋白质膳食、避免烟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和补充钙剂。
3.药物治疗:(1)抗骨吸收药物:双磷酸盐类(如:阿伦磷酸钠)、降钙素类(如:依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分);(2)促骨形成药物:甲状旁腺素片;(3)双重作用机制药物:锶盐(雷奈酸锶)。
4.依从性的提高:依从性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在最初半年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时,服药依从性可达70%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年以后依从性稍有下降,两年以后依从性急剧下降,不到5%,这将大大降低疗效。
对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防重于治,相关健康教育常识亟需普及,有需要时给老年人必要的心理辅导,调整心态,积极面对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