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今日立秋:天高云淡,秋风送爽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踩着盛夏的末梢,不经意间就进入了立秋。



二零一八年八月七日,即戊戌年六月二十六,二十四节气之十三:立秋,太阳到达黄经135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秋天的正式开始。



  立秋气候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秋老虎,是我国民间对立秋之后重新出现短期炎热天气的俗称。


它是指立秋(8月7日左右)以后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所以这时防暑工作不要落下。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一候 凉风至 (8月7~11日)


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



二候 白露降 (8月12~16日)


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大地也会有雾气产生。



三候 寒蝉鸣 (8月17~22日)


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立秋习俗


【晒秋】



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省份的山区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贴秋瞟



民间有句俗语: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说的是天凉以后,人们应该多吃些肉食,补充一下因伏天食欲差、加上流汗而带来的亏虚,提高免疫力。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啃秋,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


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吃清凉糕



在金华市民的心里,立秋吃清凉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何为清凉糕?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倒在碗里。


待第二天早上,结成一整块。远看似一块圆润剔透的白玉,然后切成小块,撒上白糖、醋、薄荷,清凉爽口、酸甜开胃。


吃福圆



立秋节气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语: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冰西瓜、蒸茄脯、煎香薷



清代《帝京岁时纪胜》就有记载:


立秋前一天,用冷水冰一个西瓜,锅里蒸一碗茄脯,当然,还要煮上一大壶香薷饮,待冷却后,家中每个人都喝上一杯,这样,就可以保证全家不受暑气困扰而会产生各种疾病了。


▵ 香薷饮配方:香薷10克,厚朴5克,白扁豆5克,加白糖适量,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1小时。



  立秋养生


中国南方立秋之时还是夏暑之时,由于台风雨季渐去,气温更酷热,因而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也被称为“长夏”。



秋季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温仍较高,所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



1、气候特点:天气逐渐凉爽。

2、人体反应:情绪低落,易出现干燥症。


3、易患疾病:肺燥、便秘等疾病。

4、养生原则:滋阴养肺,内心应平和宁静。


5、立秋食补:适当多吃酸味、生津润肺食物。

6、立秋药补:多食用补气养阴之品。


7、起居养生:加睡眠时间,应早起,选择清幽之地晨练。

8、经络调养:敲胆经,刮痧去阴暑。



  立秋寄语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又一个美好的季节要来了......


落叶纷飞到立秋,烦恼随风心无忧,天高云淡人从容,山重水复逍遥游。


落叶知秋,情谊如酒,风渐凉时无喜更无忧。岁月流走,蓦然回首,一声问候醇绵依旧。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