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常管理
合理饲喂。将饲料撒在竹匾上或塑料薄膜上,让雏鸭自由采食。饲喂次数可由开食时的每天6~7次逐渐减少到育雏结束时的3~4次。
放水可让雏鸭下水活动,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还可清洗羽毛,有益于卫生保健等。放水要从小就开始训练,开始的前5天可与开水相结合起来。雏鸭下水的时间为开始每次10~20分钟,可以上午、下午各一次,10日龄以后适当延长下水活动的时间,随着水上生活的不断适应,次数也可逐渐增加。下水的雏鸭上岸后,要让其在无风向阳而温暖的地方理毛,待身上的湿毛尽快干燥后进入育雏室休息,不能让湿毛雏鸭进育雏室休息,天气寒冷时可停止放水。
雏鸭能自由下水活动后,就可进行放牧训练。放牧训练的原则是距离由近到远,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随着日龄的增加,放牧时间可以逐渐延长,次数也可以增多。在封行前、封行后不能放牧,施过化肥、农药的水田或场地均不能放牧,以免中毒。
雏鸭分群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环节之一。雏鸭在开水前,应根据出雏的迟早、强弱分开饲养。根据雏鸭体重来进行分群,各品种都有自己的标准和生长发育规律,各阶段可以随机抽取5%~10%的雏鸭称重,同时结合羽毛生长情况进行分群。
雏鸭胆小,刚出壳时常挤堆而眠,体弱的雏鸭往往被压伤或压死,或因堆挤受热而使雏鸭出汗、受凉感冒或感染其他疾病造成死亡。为防止雏鸭挤堆,应将雏鸭进行分栏和每隔2小时驱赶一次,放水上岸后应有充分的理毛时间,可减少雏鸭的打堆。
每天清除棚内鸭粪,垫草要勤换勤晒,食槽要经常冲洗干净,禁止饲喂腐败变质的饲料,并保持周围环境卫生。如果长期不注意通风,就会造成雏鸭抵抗力下降、体质弱,严重时造成大批中毒而死亡。
以外,还要防止惊群,预防兽害,夜间熄灯时应渐明渐暗,同时应加强值班巡视,经常清点数量,做好饲料消耗和死亡记录,防治鸭病等。
2 环境控制
蛋用雏鸭育雏期温度可略低于肉用仔鸭。21日龄以内的雏鸭,温度控制范围是1日龄为26~28℃,2~7日龄为22~26℃,8~14日龄为18~22℃,15~21日龄为16~18℃。21日龄以后,已有一定的抗寒能力,如气温在15℃左右,就不必考虑人工供暖了,如遇到气温突然下降,也要适当增加温度。
育雏初期育雏舍内需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一般以60%~70%的相对湿度为宜。随着雏鸭日龄的增加,相对湿度应尽量降低,一般以50%~55%为宜。
雏鸭体温高,呼吸快,如育雏室关得太严密,室内的二氧化碳会很快增加。因此,育雏室要定时换气,朝南的窗户,要适当敞开,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任何时候都要防止贼风直吹鸭身,以免受凉感冒。
育雏密度应根据季节、雏鸭日龄和环境条件等灵活掌握。(www.nczfj.com)密度过大,鸭群拥挤,采食、饮水不均,影响生长发育,鸭群整齐度差,也易造成疾病的传播,同时导致排出的粪便多,鸭舍容易潮湿。密度过小,则房舍利用率低。
雏鸭特别需要光照,太阳光能提高鸭的体表温度,增强血液循环,合成维生素D3,促进骨骼生长,并能增进食欲,刺激消化系统,有助于新陈代谢。在不能利用自然光照或者自然光照时间不足的条件下,可用人工进行弥补。育雏室内,光照的强度可大些,时间可长些。第一星期,每昼夜光照可达20~23小时;第二星期开始,逐步降低光照强度,缩短光照时间;第三星期起,如上半年育雏,白天利用自然日照,夜间以较暗的灯光通宵照明,只在喂料时用较亮的灯光照30分钟,如下半年育雏,由于日照时间短,可在傍晚适当增加光照1~2小时,其余仍用较暗的灯光通宵照明。
3 疾病控制
鸭群发生疫病多数是由场外引种,为了切断疫病的传播,有条件的场应尽量实行自繁自养。若需从外地引种时,应确认雏鸭来源于健康无病的种鸭后代。根据本地区疫情流行特点和鸭群情况具体制定育雏期的免疫程序,及时做好免疫工作。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鸭群体质的强弱有关,采用全价配合饲料来饲喂雏鸭,确保雏鸭获得充足的营养需要,可有效提高鸭群体质,增强疾病的抵抗力。
饲养环境条件不良,是诱发鸭群疫病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合理安排畜舍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和饲养密度,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