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腹腔引流一直都是外科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应用缺乏章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科医生的个人习惯。
一个世纪过去了,外科手术技能和支持治疗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近些年加速康复外科的盛行,腹腔放置引流管的问题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
那么作为外科医生的我们,对于放置腹腔引流管的问题,您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放置腹腔引流管的目的、适应证、放置方法、其管理及并发症进行简单的阐述。
放置腹腔引流管的目的
外科医生留置腹腔引流管的目的可分为两大类:
1. 治疗性的
(1)为诊断明确的腹内污染或感染(如:阑尾周围脓肿、弥漫性粪水性腹膜炎)提供出口;
(2)人工建立一个「控制性」外瘘(如十二指肠残端缝线闭合口漏),控制那些其他手段不能控制的感染源。
2. 预防性的
(1)预防感染复发(如引出残留的浆液和血液防止脓肿形成);
(2)监控「预计可能发生的」缝合口漏(如结肠吻合口、十二指肠闭合口以及胆囊管闭合口的引流);
(3)方便及时发现并发症(他们认为术后出血和吻合口漏会及时在引流管中有所表现)。
放置腹腔引流管的适应证
在哪种情况下,你会在腹腔内留置引流管呢?
事实上,现有的资料还无法给出一个有确切充分科学依据的意见,但是,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都认为下列情况必须留置引流管:
1. 胆漏或胰漏的可能性极大者
这是留置引流管的主要适应证,也是理由最充足的适应证。引流管对胆汁和胰液有很好的引流作用,在胆漏或胰漏情况下留置引流管不但有救命效果,还有治愈作用。
2. 包裹性脓肿
这在留置引流管的适应证中位居第二位,许多外科医生都认为完全包裹(尤其是非塌陷性)的脓肿应该留置引流管。
3.「感染源控制」不理想
这在留置引流管的适应证中位居第三位,这个适应证与其他适应证有重叠,如胆漏、尿漏以及无法外置的高位空肠漏和十二指肠漏。
4. 十二指肠残端缝合不满意
Billroth II 式胃切除术后高难度的、容易漏的十二指肠残端,也是留置预防性引流管的合理适应证。
5. 其他适应证
对可能发生尿漏的情况来讲,预防性留置引流也是一项很好的适应证,就像食管缝合处留置引流管一样。
预防性留置引流的另一项适应证是预计可能出血的部位。但是在你预计可能会出血或渗血而留置引流管的病人中,大多数引流管是不必要的,并且引流不出多少东西;此外,甚至在大出血时,引流管里仅流出少许血液,仅仅显露了冰山的一角。
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注意事项
对于决定要放置腹腔引流管的病人,我们是简单的把引流管插入腹腔就可以了吗,答案是「no」,要想放置一枚安全有效的腹腔引流管是有很多技术地。下面我们聊一聊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注意事项:
1. 选择一根与你的要求相适应的引流管,尽可能细和柔软;
2. 仔细思考引流管的放置位置,减去过长的部分,保留够长就可以;
3. 不要紧靠肠管或血管放置;
4. 把大网膜放在引流管与重要结构之间防止压迫侵蚀;
5. 另戳空将引流管引出腹壁,不要从主切口中引出,以减少切口感染率;
6. 引流管在腹腔内的走行路线应尽可能短,根据指征放置引流和选择引流管的种类,引流管从低位引出;
7. 主切口缝闭时,在缝合筋膜时注意勿缝住邻近的引流管;
8. 用缝线将引流管与皮肤固定。
认真按照以上步骤操作进行会减少一些引流管带来的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
那么,引流管给我们带来方便之时,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隐患,也就是引流管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确实存在,尽管有些并不多见,但是,在那个引流管广泛使用的年代,这些并发症我们都曾经见过,比如:
引流「热」、引流口感染、无菌性炎症、引流失效(滑入腹腔或断裂)、引流口疝、引流口出血、妨碍瘘管愈合、拔管困难(引流管被缝住、断裂、打结)、肠梗阻、侵蚀血管、侵蚀肠管……
护理与拔管
正确地留置引流管和正确的管理可以减少这些并发症,最好的方法还是在没有指征时不留置引流管。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引流管管理呢?除了正确地留置以外,还要从带管期间的护理和拔管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1. 护理
带管期间要尽可能用「闭式」引流系统,用低负压吸引,保持细引流管的通畅,也可以用少量生理盐水在无菌操作下每天对引流管冲洗 2 次;明确存在瘘时应该停止负压,将引流管接引流袋,依靠重力进行引流。
2. 拔管
拔管时要等到引流量减少后或引流管的使命完成后应该及时拔除引流管;放置时间长的引流管应该分期拔除,以免瘘道深部再次形成脓肿;可以在窦道造影或 CT 引导下(选择性地)拔除引流管或逐步拨出引流管;引流管部分拔出后应该重新与皮肤固定以免滑脱。
近些年来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常规留置腹腔引流管的热情正在逐年退去,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的追求新理念,也要脚踏实地严格界定放置腹腔引流管的适应证,做到不守旧,也不盲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