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我们一到医院,不论是什么毛病,医生一定会让我们去做血常规。但是一拿到化验单,上面的↑↑↓↓的箭头究竟是啥意思?为什么明明化验单上上上下下的箭头好像很严重的样子,医生却说没什么关系?
下面教大家化繁为简
一张血常规的化验单真的很复杂
什么MCP、MCV的,别说普通老百姓了,也就专科的医生才能讲清楚其中的一、二、三、四、五。。。所以一张血常规的化验单,作为一个普通吃瓜群众,我们不用记住每一个指标的具体数值,由于仪器或者试剂的不同,每家医院的标准可能都有一点小小的差异。
拿到化验单的我们只需要看清楚这么几个数据: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我们常挂在嘴边的
“血象”----白细胞
白细胞是一系列细胞的总称,包括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等,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在医院里,我们常常通过白细胞来判断是否有细菌感染,是抗生素使用的一个关键指标。
我们再聊聊血色素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是我们拿来判断是否贫血以及贫血原因的一个简易指标。其实红细胞减少是贫血的一个重要指标。
血红蛋白就是我们常说的血色素,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载体。病态下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出现分离现象。偷偷告诉你,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哦!
最后我们来简单聊一聊血小板的世界
血小板的功能很复杂,远远超出我们的“脑洞”,但是最让我们熟识的主要功能是形成血小板栓填补血管破损而止血,是个万能的“创口贴”。血小板由于体积偏小,很难计数精确,测量值波动较大,不过不用过于担心,轻中度血小板减少不会有明显出血表现。
血小板的个体差异性和影响因素众多,例如女性血小板偏低的现象相对偏多,一般情况下不用惊慌,不用害怕。但是如果出现血小板成倍下降的,还伴有皮下出血的倾向或者征象(比如有瘀点瘀斑的话),必须多加关注。
还有部分高危人群,如老年人,要定期监测血小板水平,防止出现脑血管意外。
不同人群,不同个体的差异性还是比较大的。在这里要提醒大家,不论是红细胞还是白细胞、血小板,当数值与标准值之间有少许差异,电脑仪器是很笨的,它会立刻用红色的小箭头一一标出,不要惊慌,少量的上升或下降,并没有太多的临床价值。因为等你下次再复查的时候可能又会恢复正常。指针的轻微的左右摆动并不值得过度关注。
当然,要强调一句:血常规是最简单的一个实验室辅助检查,可能即使是华佗转世,也没办法光看一张化验单就能准确判断出你的毛病。要结合临床,结合具体症状和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