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以中医培养村医 提升基层医疗“兜底”能力

导读:对于人才从不会嫌多,基层医疗同样,对于基层医疗人才的培养政协委员提议:着力中医培养村医!


19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徐安龙谈到,作为一个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既要培养顶尖的创新人才,也要培养基础性人才、“兜底”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新华网:您怎么看待分级诊疗的话题,这个比较热门的议题。


徐安龙: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实行分级诊疗的,他们普通病患先是从社区,然后到地区中心医院,再到比较优秀的专科医院,分几个层次的分级诊疗。我们在实施分级诊疗过程当中遇到一些难题,主要是我们的基层医生“兜底”的能力不够,就是底线不够高,HOLD不住。优秀的全科医生不愿意到县级,更不愿意去农村。从这个角度来讲,基层的兜底能力不足,你跟病人讲不出来所以然,病人就没有信心去。一个很简单的感冒都去协和医院,那些名医没有精力研究大的难病,天天应付这些小感冒。病人们说我排了那么长的队几分钟就开了一个方子,心里不舒服,没有把医疗的服务和医疗的资源按照需求合理对接好。


新华网:中医有没有完成“兜底”的工作呢?


徐安龙:我觉得中医有这个可能性。因为中医在培养医生的时候就是以全科的方向来培养的,基本不讲专科,因为中医是从整体看病。所以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医具有这个可能性。我在两会提了一个“兜底”的提案,就是在中国的农村建立乡村中医中心,通过乡村中医中心来培训村医。通过各种教育体系,包括北京中医药大学体系,把村医快速培养出来,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医疗技能。中医的一个特色——“简、便、廉、验”。我们可以就地取材,用简单的方法解决很多问题,特别是在边远山区等等,就可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疾病。这是我讲的一个兜底的服务。作为一个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既要培养顶尖的创新人才,也要培养基础性人才,也就是我说的“兜底”人才。我们在陕西铜川、山东枣庄和当地卫计委合作,培养村医。


徐安龙谈到,作为一个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既要培养顶尖的创新人才,也要培养基础性人才、“兜底”人才。


基层人才匮乏


徐安龙:分级诊疗过程当中遇到一些难题,主要是基层医生“兜底”的能力不够,优秀的全科医生不愿意到县级,更不愿意去农村。


基层医改的强基层,使基层医生的生存状态逐渐零落,特别是坚守农村的网底守门人村医



在一体化的医改大潮下,年过六十岁并享誉一方的老村医被强制退养;


许多年富力壮的村医忍受不住公卫的窘迫及经费的多磨,纷纷改行出走;存下的,还在苦苦艰守的也在该去该留的十字路口徘徊!


本来一个行政村不会少于一名专职村医,而现在的农村村医,三四个村庄,也难觅到一位村医了。


可见基层医改十年,把蓬勃发展、红红火火的农村村医队伍都改得日见衰弱了!


可见基层医生队伍缺失如此,怎么能够担负起基层首诊的重任呢?



中医担当兜底


农村建立乡村中医中心,通过乡村中医中心来培训村医,通过各种教育体系,掌握一些基本的医疗技能。


中医的一个特色——“简、便、廉、验”,就地解决一些简单的疾病。这就是兜底服务。


中医药在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广阔市场,应用中医药简易操作,可以就地解决农村患者的极大多数病痛


中医药治病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借助现代医学仪器与设备,完全依靠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手法


凭临床实践经验去施方用药,并且效果理想,疗效确切,费用低廉的优势。



但是现实是严峻的,笔者所在的县域内,当地县卫计委在医改实施后,就要求全县村医系统学习中医适宜技术


并联系县中医院等单位,组织了多次培训甚至脱产学习了中医适宜技术。


以期村医在掌握后,可以应用简易的中医适宜技术,在农村为广大村民提供简廉验效的特色服务,可是收效甚微。


因为村医的主要工作时间被无休止的公卫项目所占据,村医对于学习中医适宜技术


都是赶鸭子上轿,普遍存在学不会、学不精、学不用、学无用的思想认识和现象!



所以我县村医学习中医适宜技术多年及多期,但环顾左右村医队伍,鲜有村医能熟练应用中医药技术能够在农村开展医疗业务,并取得良好的医誉与口碑!


究其原因,还是基层医改的方向问题,村医在农村已经逐渐在放弃医疗而侧重于公卫了


学什么医疗技术都没有用武之地,故致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不得力的原因。


故中医兜底虽是强基层的便利捷径,但应该先把村医从繁琐的公卫中解放出来,给村医专注于农村一般医疗的时间与空间


那么村医才能有动力及精力应用中医药为村民祛除病痛、治病救人,担负起分级诊疗中的基层首诊重任!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