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寒露节气 ▏养阴润燥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袅

 凉

 风

 动

寒露

今日16时15分,迎来寒露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露已寒,将为霜,标志着天气将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凄  

 寒

 露 

 零

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

历书中记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露是天气转凉变冷的标志,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度,那么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民间亦有:“露水先白而后寒”的说法。寒露这一天,万物开始随寒气增长,冷空气的侵入会造成人呼吸道的扩张、甚至是过敏,所以在寒露到来之际人们首要做的就是调肺。

中医在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秋季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之阳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又因“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所以此时要防燥邪之气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

在饮食上人们可以以滋阴润燥为宜,多食芝麻、糯米、粳米、蜂蜜,适当多食鸡、牛肉、大枣、山药等以增强体质。另外,人体工程学建议大家多煮冰糖梨水,润肺清热,减少节气造成的干燥之气。


1寒露不露脚,注意足部保暖

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已为深秋季节,而且很快就要进入寒冬。因此,应当重视足部保暖,防止下肢受寒。从养生理论看,人的足部是离心脏最远的,同时又与地面直接接触,散热较快,加上脚的脂肪层很薄,保温性能差,也就最容易受到寒邪侵袭。生活中一些体质虚弱的人,脚经常是冰凉的。原因就是血液从心脏出来到脚部减速造成的,因而有“寒从脚起”一说。

所以,从寒露节气开始一定要做好足部的保暖工作。可以选择保暖效果好的鞋袜、透气的鞋垫外,平时还要注意不要久坐久站,经常活动肢体,以促进血液循环。

另外每天临睡前,最好用热水泡泡脚,有脚气或者体质湿热,有痰湿的人可以加温胆汤泡脚,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可辅助睡眠,祛除湿气,对人体大有裨益。

2合理秋冻,适时添衣

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俗话悦“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

换季增加衣服别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寒露时节,在起居上,更要合理安排,当在气温下降或者空气干燥时,人体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因此,为了及时预防感冒,要适时更衣。

3养阴润燥、顾护肺胃

寒露时节,“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我们的身体也变得“脆弱”起来,最明显的便是咳嗽、嘴唇干裂。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如若调养不当,就会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与此同时,六腑之中,胃喜润而恶燥,故秋燥之气,也会影响到胃,所以暮秋时节的养生重点应以养阴润燥,顾护肺胃为主

寒露养生小贴士

1、足部保暖。夏季的凉鞋基本都可以收起来了,以防“寒从足生”。晚上可用热水泡脚,减少下肢酸痛,缓解疲劳。

 

2、适时添衣。寒露过后,天气寒冷,换季穿衣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

 

3、朝盐晚蜜。养生专家提出,对付秋燥的良方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

 

4、早睡早起。专家指出,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因此秋季养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

 


5、灸脐养秋。如果因脾胃寒凉而造成腹泻,可以用艾灸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将燃烧的艾条直接悬于肚脐正上方1厘米左右,每次半小时左右。

 

6、养阴防燥。在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

 

7、适当养胃。秋天气温转凉,而肠胃道对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防护不当易引发肠胃道疾病。因此需注意胃部保暖,保持精神愉悦,情绪稳定。

 

8、适量运动。在秋季坚持较为适宜的身体锻炼,不单单可以给身体上调养肺气,还可以增强免疫力。但注意要适量运动,不宜过度。 

9、不要憋尿。寒露节气为防止口干,睡前会大量喝水,导致夜尿频率增加,由于嫌起床较冷,下意识的憋尿是十分不健康的习惯。

 

10、扫除抑郁。秋季临床上抑郁状态的患者明显增多,预防抑郁需做到:早睡早起、饭后散步松弛身心,不宜整日持续工作。另外,登山扩胸襟是抵御秋季抑郁症一个有趣的办法。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