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曰:
近日读《黄帝内经》,有个疑惑想请教老师:水谷化精气,一部分由脾运至上焦,与天地之气合为宗气。一分为二,营气迎十二经脉环游无端,卫气出下焦白天巡阳,晚上在阴,并与营气会于太阴,很多营卫之病初窥端倪。我的问题是:
1,针对津与液,是否也是出于中焦,阳明太阳而化?
2,津液的运行路线是什么?
3,临床津液失常有哪些病症?
4,肌肉痿证和小儿瘫软类是否也属于此类津液病?望老师解惑。
师曰:
首先,关于宗气与营卫的概念要理清楚。
宗气者,为气之宗主,搏于胸中,混混沌沌,此其体也。及其行也,肺得之而为呼,肾得之而为吸,营得之而营于中,卫得之而卫于外。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卫气的运行是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行于阳是行于体表手足三阳经脉,行于阴是行于内在五脏。卫气行于阴,是从足少阴经注于肾,而后至心、肺、肝、脾,复还于肾。这样才能理解营卫之病。
其次关于津液。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二者在性状、分布和功能上都有所不同。津,清而稀者为津,性属阳,布散在体表皮肤,肌肉孔窍,又可渗注于血脉,发挥滋润作用。液,浓而稠厚者为液,性属阴,灌注骨节、内脏、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津液都出于中焦脾胃,大体路线为: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其中“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的气化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有关。
第三、临床涉及津液的病很多,但狭义的津液之病不多,如痰饮、消渴、汗证等一般为津液病,目前也没有公认的分类方法。至于痿证、小儿瘫软等,与精血受损有关,部分证型涉及津液,但一般认为是肢体经络疾病。
【本文摘自“江西省中医师承交流群”师承班指导老师王茂泓导师的答疑资料!】
往期回顾
◀六明中医答疑录(五):肝胆属于中焦还是下焦?三焦气化如何理解?
◀六明中医答疑录(二):伏邪之为病
◀六明中医答疑录(一):息肉因机
明志·明德·明理·明法·明术·明道
江西省传统中医中药研究会
微信服务号
研究会订阅号
研究会秘书处
电话:15870629583办公室
邮箱:Jxct20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