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有道云等方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使用本资料。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中信证券医药田加强团队】周观点:其实海外药企的业绩波动是常态
田加强/陈竹/刘泽序/孙晓晖
上周医药板块继续大跌,中信医药指数下跌6.60%,跑输沪深300指数2.29pcts,市场对于国家集中采购的政策预期非常悲观。首先,我们仍然想强调的是药品集中采购对于药企的业绩影响是逐步产生的:1)4+7城市集采的中标价是以量为基础的,“模式”和“价格”的联动必然是一体的,对于未带量的区域,预计价格联动将会平滑过渡;2)全国各地医保局很多刚刚成立,全国推广预计仍需要一定时间;3)集中采购执行的前提是通过一致性评价,上市公司大多数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纳入集采的时间维度预计是5-10年。
其次,即使在某些年份,部分药企的业绩出现了一定波动,我们认为这并不影响企业的长期价值。从海外药企的业绩表现来看,其波动性远远大于国内企业:
我们以默沙东、百时美施贵宝、礼来三个国际Big Pharma企业为例,其净利润在过去十几年间均出现过大幅下滑,我们认为主要由于以下原因:
财务层面,净利润受到汇率、税率、折旧摊销、一次性处置资产等影响较大,而如果我们采用EBITDA的指标去衡量这些药企的盈利能力,其波动性大幅减小;
经营层面: 1)专利悬崖:欧美市场的专利悬崖更为陡峭,因此重磅药品一旦失去专利的保护,销售额往往面临断崖式下跌,这也是BMS在2006(普伐他汀)、2012(氯吡格雷)年以及礼来在2014(度洛西汀)年净利润及EBITDA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2)研发费用:由于海外Big Pharma的研发费用率往往达到收入的15%以上,有些甚至超过20%,体量往往和净利润规模相当,因此研发费用大幅波动也会对净利润产生大幅影响,如默沙东在2016年研发开支达到97.6亿美金(开展了数百项PD-1的临床试验),同期净利润规模仅39.2亿美金,研发费用的高速增长(+47.6%)显著拖累了利润的释放(-11.8%)。
总体而言,上述导致业绩下滑的原因仅是阶段性的扰动因素(研发费用),或市场对此有一定预期(专利悬崖),药企最核心的资产——研发管线的价值并未改变,新产品的陆续上市会逐步对冲业绩的短期扰动因素,因此并不影响到这些国际药企的长期价值。从股价表现来看,默沙东、BMS、礼来即使在业绩下滑的背景下,当年股价并未受到显著影响,且总体而言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近两年均创下历史新高。
结合海外市场的表现,我们认为即使未来部分国内药企的业绩发生一定波动,但只要其研发管线足够深厚,能够不断推进新产品的上市,或在未来几年完成由仿向创的转型,未来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和医保资金支付结构的不断优化,国内优质药企的中长期价值仍然非常明确。
投资策略:考虑到政策的情绪性影响,短期可以更加关注非药板块投资机会:1)直接受益创新审评和进口替代的国产中高端医疗器械龙头大博医疗、安图生物、蓝帆医疗和乐普医疗,乐普医疗尽管氯吡、阿托未中标但预计明后年业绩增长的确定性相对依然较强,同时建议关注迈瑞医疗;2)卖水者的依赖度会进一步提高,重点关注CMO板块的凯莱英,以及山东药玻、艾德生物、山河药辅等;3)商业的增长要看区域医保总盘子的变化、部分品种价格的下降不会冲击商业,同时连锁药店将成为更多药品的主战场,重点关注益丰药房、老百姓和柳药股份等;4)精准医疗大发展下的金域医学、艾德生物。5)医疗服务领域成长确定性强的爱尔眼科等。
此外,我们认为市场对于药企的预期已经足够悲观,未来有望逐步改善,且中长期看创新药的支付环境有望大幅改善,研发管线的价值被进一步放大,建议重视药企龙头的长期价值,重点关注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等。
重要政策点评
事项:
2018年12月2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申报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国家试点,探索建立DRGs付费体系。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评论:
申报国家试点,加速DRGs模式推进。各省可推荐1-2个符合条件的城市作为国家试点候选,条件包含具有较强的参与意愿和管理组织能力,具有相对统一的医保药品、诊疗项目和耗材编码,并能够提供近三年完整的医保结算数据,试点城市至少有3家以上的医疗机构具备开展按DRGs付费试点的条件,试点城市医保基金运行平稳、有一定结余等。
DRGs是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按病种付费模式。DRGs模式按照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临床诊断、手术、并发症等因素分为不同的诊断相关组,医保据此向医院付费,结余或超支归属于医院。不同于传统模式的实报实销,DRGs模式将患者费用转换成了医院的成本压力,有利于医院主动减少过度医疗、降低医疗费用。此前我国在多项部门文件中均提及推进DRGs模式,2017年1月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推进按病种收费工作的通知》中公布了320个病种目录,要求各地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都要选取一定数量的病种实施按病种收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地区2017年底前实行按病种收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
国内外经验来看,DRGs在控制诊疗费用上成效明显。海外经验来看,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实施DRGs后,医疗费用增长率由16%-18%降至7%-8%,短期住院率1年中下降了12%,同时为了降低费用,医院的诊疗和管理效率有所提升。国内对DRGs的试点广泛,其中北京地区在2011年即选择了6家医院和108个病组进行试点,王沛陵、郑杰等人近期发表的《北京市DRGs试点效果评价》对北京市6家试点医院和8家对照医院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6家试点医院在2014-2016年共计17.6万个病例按照DRGs结算,占同期结算病例数的27%,结算总费用31.12亿元,实现差额盈余2.85亿元,盈余率9.95%;且相较于对照医院,DRGs试点医院对医疗费用增速的控制较好,医疗质量也并未降低。
板块行情
上周中信医药指数下跌6.60%,跑输沪深300指数2.29pcts,医药流通板块跌幅最小。
板块估值
当前,医药板块2018年预测市盈率约24倍,融资余额占自由流通市值上升至3.5%。
股权变动
上周A股医药板块,合计增持1.14亿元,合计减持4.11亿元。其中贵州百灵增持较多,增持0.59亿元,上海莱士减持较多,减持1.90亿元。
大宗交易
上周A股医药板块,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5.61亿元,其中海普瑞交易额较大。
港股医药
中概股医药
药品招标降价风险、个股业绩不达预期风险。
历期周观点
2018-12-17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这是结束的开始,而不是相反
2018-12-10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理性看待带量采购,短期看非药,中长期拥抱创新药龙头
2018-12-03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谈潜在降息可能对商业的影响
2018-11-26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盘点近期医药股的回购和增持
2018-11-19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带量采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2018-11-12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看肿瘤用药谁增长最快
2018-11-05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三季报总评,有失望,但更多希望
2018-10-29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持仓环比有所回落,继续关注结构性行情
2018-10-22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减税,进一步减轻居民医疗负担
2018-10-15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浅谈注射剂一致性评价
2018-10-08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从诺奖看国内肿瘤免疫治疗的投资机遇
2018-09-24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为创新药企降负担,CRO产业繁荣度进一步提升
2018-09-17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无需悲观,未来依然是结构性行情
2018-09-10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从最近药审动态看更名后的NMPA
2018-08-27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如何看港股生物科技企业上市潮与破发
2018-08-20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医药行业政策方向不会改变
2018-08-13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PD-1迎来上市潮,如何挑选受益个股
2018-08-06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对下半年的医药结构行情更加乐观
2018-07-30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临床备案制将助力新药研发
2018-07-23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医药二季度仓位继续上升
2018-07-16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市场反弹中,医药可以成为首选
2018-07-09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医药等来“消费补跌”,后续怎么看
2018-07-02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中报前瞻,继续布局优质医药个股
2018-06-25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再次布局优质医药个股的机会到来
2018-06-18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贸易战,更需关注的是国产医疗器械的未来
2018-06-11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再论一致性评价,进口替代之路还有多远?
2018-06-04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医药新零售时代,龙头公司进入高成长期
2018-05-28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超级医院与出境医疗旅游
2018-05-21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避险情绪消退下,更应通过ASCO看到创新的力量
2018-05-14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从蓝筹引领到全面开花
2018-05-07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业绩披露完之后如何布局医药股
2018-04-23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Q1机构持仓大幅提升,恒瑞乐普加仓最多
2018-04-16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造成板块波动的两个因素,我们怎么看
2018-04-09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港股商业率先大涨,医药商业是当前估值洼地
2018-04-02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行业前两个月数据爆表,原因在哪里
2018-03-26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中美贸易摩擦或加快器械进口替代趋势
2018-03-19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机构改革对医药行业意味着什么?
2018-03-12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三议加仓医药,行情后续会如何演绎
2018-03-05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业绩兑现期,可以多考虑配置医药股
2018-02-26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业绩兑现期,可以多考虑买医药股
2018-02-05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医药商业在历史估值的绝对底部
2018-01-29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纵览全年行业数据表现
2018-01-22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基因检测的再发展,将带来新一轮投资机遇
2018-01-15 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今年寻找成长股,首看卖水者
行业深度报告
医疗器械专题报告——“空间+技术+模式”三维度看国产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之路 (2017.09)
眼科行业专题报告:解构产业链,看国内眼科的黄金十年(2017.06)
谈判目录专题研究报告:谈判将启,创新获益(2017.04)
精准医疗行业专题报告:洗尽铅华,精准医疗在春天等你(2017.03)
个股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迈瑞医疗:中国智造,世界领先,品牌化、国际化享誉全球(2018.12)
山河药辅:辅料行业迎来整合大潮,公司领军地位不断强化(2018.10)
药明康德:研发外包一体化航母,换挡再起航(2018.08)
复星医药跟踪点评:收盘价创历史新高,千亿市值突破在即(2017.10)
大参林:深耕广东辐射华南的优质医药连锁零售龙头,精细化管理运营能力强(2017.09)
复星医药(600196)深度跟踪报告(三)—引领产业升级,千亿市值是起点(2017.09)
复星医药跟踪点评:收购Gland尘埃落定,跃升至国内制剂出口领军企业(2017.09)
石药集团:医保助推新药增长,原料药盈利好转(2017.03)
----------------------------------
中信证券医药团队
田加强 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
Tel:(021)20262115
Email: tianjiaqiang@citics.com
执业证书编号:S1010515070002
陈竹 医药行业分析师
Tel:(021)20262139
Email::czhu@citics.com
执业证书编号:S1010516100003
刘泽序 医药行业分析师
Tel:(021)20262116
Email:liuzexu@citics.com
执业证书编号:S1010518060001
孙晓晖 医药行业分析师
Tel:(021)20262246
Email:sunxiaohui@citics.com
执业证书编号:S1010518110003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18年12月24日发布的报告《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其实海外药企的业绩波动是常态》,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晨会》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